沈丘县:提能力转作风,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你们这样占道经营是违法的,经过多次教育无效,现在我们依法向你们开具现场处罚决定书。”日前,沈丘县付井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该镇一名多次违法占道经营、经批评教育无效的商户,开出了该镇第一张《现场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予警告并罚款30元。同日,该县北杨集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接到群众反映,杨集行政村一名群众在家门口随意倾倒垃圾拒不自行清理。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核实、立案、取证,认定举报情况属实,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予当事人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
以上两起以乡镇为执法主体的行政处罚案件,是沈丘县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的初步体现。今年以来,沈丘县以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聚焦乡镇街道治理痛点、难点、堵点,坚持改革创新,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打造“豫皖两省边际乡村振兴示范县”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深化放权赋能改革,激发乡镇街道“活力因子”
聚焦长期以来乡镇街道存在的条块分割、有责无权、看得见管不了等治理难题,沈丘县委、县政府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劲头,高位推动,把推进放权赋能、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标志性工程,列入全县总体发展战略。按照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要求,推动机构下沉、力量下倾、权限下放、考核下延,重塑组织架构,点燃基层社会治理“新引擎”。
推动机构下沉,明确“谁来干”。在全省率先将自然资源管理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财税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县直部门派驻或设在乡镇街道的机构整建制下沉,归乡镇街道管理,坚持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打破条块分割,拆除部门篱笆,减少管理层级,使县直部门在基层派驻或下设机构真正实现了直接为乡镇街道所管、所用,有效提升了乡镇街道综合管理能力。
推动力量下倾,确保“有人干”。加大统筹调剂力度,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通过人员编制“减县补乡”、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和职能弱化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分流以及派驻机构属地化管理等方式,多措并举为22个乡镇(街道)充实人员1337名,有效加强了基层工作力量。
推动权限下放,确保“有权干”。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逐步实施、持续完善”原则,参考河南省赋予经济发达镇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将群众关心关注、基层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9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乡镇街道,确保乡镇街道在综合执法、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方面有权办事,增强乡镇街道履行职能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推动考核下延,确保“干得好”。出台关于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明确县直部门仍设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所、卫生院等机构人员由县直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共同考核,人员调整、主要负责同志任免须首先征求所在乡镇街道意见,对于配合乡镇街道工作不力、工作实绩差的,乡镇街道党(工)委可向县直主管部门书面提出调整建议。县直主管部门须于七个工作日内对乡镇街道调整建议书面答复,无充分合适理由认为需继续留任的,予以及时调整。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提升乡镇街道执法效能
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同时,沈丘县突出问题导向,加强统筹谋划,健全完善配套体制机制,助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规范行权。制定《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行政执法权实施方案》,全面梳理可委托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经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县直部门与乡镇街道签订行政执法委托协议,明确委托事项、范围、权限、期限、双方责任等内容,从源头上解决乡镇街道无权执法问题。
优化机制。依托全县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将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网格化管理紧密结合,提升基层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发挥网格员贴近群众的优势,增强普法宣传实效和案件处置效率;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凝聚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合力,做到“接诉即办”,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
通过强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成效凸显。以土地管理执法为例,今年以来,沈丘县乡镇街道立案查处违法用地517宗、329.6亩,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耕整理2005亩, 为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沈丘县委书记田庆杰表示:“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放权赋能,彰显了沈丘县提升乡镇街道治理效能的坚定决心和敢想敢干、敢于破局的担当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沈丘县将持续强化能力作风建设,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努力蹚出一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沈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