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烧香》:窥见老子在唐宋享受的顶级待遇
清晨琳阙耸漓岏,
弭节斋坊暂整冠。
玉案拜时香袅袅,
画廊行处佩珊珊。
坛场夜雨苍苔古,
楼殿春风碧瓦寒。
我是蓬莱宫学士,
朝真便合列仙官。
——欧阳修《太清宫烧香》
这首诗的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宋治平四年(1067年),深陷“帷薄案”打击的欧阳修辞去参知政事职务,以刑部尚书衔出知亳州(今鹿邑一带,唐隶属河南道亳州、宋隶属淮南东路亳州)。在亳州期间,欧阳修数次到太清宫游览,写有《太清宫烧香》《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等与太清宫有关的诗作。太清宫内,松柏高耸苍翠、玉案香烟袅袅,廊曲回环、裙佩珊珊,坛场苍台、楼殿碧瓦,夜雨过后、春风还寒,《太清宫烧香》记录下了1000多年前鹿邑太清宫的春日景象。
老子和伏羲,都是周口人的骄傲,让周口如今被称之为“老子故里”“羲皇故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其所著《道德经》内容涉及哲学、天文学、养生学、逻辑学、社会学、兵学等,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阳修所敬香的太清宫,在鹿邑大地上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这里就有老子故里的纪念性建筑——老子庙,后改为老子祠。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始祖,尊崇之极,屡加册封,并尊此庙为祖庙,曾相继于此营建宫阙殿宇,其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不逊于帝王之都。史载,太清宫唐时如“帝者居中”。《周口地区志》载:“武德三年(620年),高祖李渊派员到鹿邑为老子修庙,追认老子为始祖。乾封元年(666年),高宗李治亲临鹿邑老子祠祭祖,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天宝二年(743年),玄宗李隆基亲临紫极宫祭祖,尊立老子为‘大圣祖’,并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还将祭祀老子母亲的‘李夫人祠’更名为‘洞霄宫’。盛极一时的太清宫在唐末毁于兵燹,几成废墟。”
赵宋一朝也对老子非常尊崇。宋真宗赵恒拨国库银两,重建太清宫、洞宵宫,规模比唐代更有增加,是时“占地720亩,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至今保存完好,太清宫再次迎来盛极时代。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太上皇赵佶亲临太清宫行恭谢礼,诏令扩建。
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乱爆发,给太清宫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建筑毁于兵火。南宋、金、元数度重修,但元气大伤,均不抵前。现存部分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较之于唐宋,仅存什一。清咸丰三年(1853年)又为捻军焚烧,此后太清宫屡遭兵火,“最修葺不废,而规模疏陋,不能复初矣”。
如今,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拜谒老子的香客络绎不绝,太清宫与明道宫景区一起组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点。2001年,太清宫遗址和老君台一起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鹿邑县对太清宫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投资1.2亿元实施开发建设。太清宫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长廊、老子故居、三清大殿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子文化产业,将推动老子文化走出周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