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理论时评 > 理论文章 > 正文

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世界担当

时间:2021-12-10 11:08:28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编辑:詹亚琪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其中,“坚持胸怀天下”这一提法是第一次总结为历史经验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坚持胸怀天下,是以开放的姿态、合作的诚意、共赢的目标,推动中国和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重要论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典型体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

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全人类解放为己任,本质上具有国际主义的视野和情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他们在宣言中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并在宣言中响亮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这些论述都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国际主义思想情怀。

中国共产党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坚强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提倡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为世界各个地区所有人谋幸福、谋未来。这一理念从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角度来思考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类情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担当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延续和创造性发展,既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思想精髓,又在21世纪新的时代环境下对其进行补充发展,为中国以及世界的未来贡献了重要方案指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非凡意义,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的赓续。在中国人眼中,“天下”意味着包含所有人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并不以地理为界,不囿于一地一国,而是所有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所共同拥有的天下。“天下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宏大格局的文化建构,凸显出平等包容的东方思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天下”情结,古诗词中“天下”一词更是耳熟能详、比比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始终涵养的家国情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始终追求的美好愿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始终敬仰的大爱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始终弘扬的崇高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始终崇尚的品德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始终恪守的责任担当。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尊崇,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国为民大情怀。

中国共产党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硕的营养,延续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追求的和平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品格与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坚持胸怀天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也是古代先贤思想智慧在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

坚持胸怀天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确立了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自觉以世界眼光,站在全人类立场,始终朝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胸怀天下正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世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实现共产主义使命担当的强烈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胸怀天下的信念,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持续推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碳达峰及碳中和承诺、派出部队参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完成世界救灾任务、中国基建等中国制造驰援世界、广泛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将“坚持胸怀天下”贯彻于长期的实践中,用实际行动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切实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宝贵历史经验,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恢弘气势和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满足人民期待为努力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诺言,不断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百年风华正茂,踏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继续为世界文明谋长远发展,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