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他山之石 > 正文

江西德安: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时间:2021-03-26 10:03:1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詹亚琪

近年来,江西省德安县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在选优配强班子、强化人才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涵养文明乡风等方面下足功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巩固基层基础,筑牢“硬堡垒”。实施建“组织力提升”计划,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推进“标准型党组织”。结合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标准,每年专项落实党建工作经费900万元,足额保障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和提升了50余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以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的党内组织生活,确保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要求落到实处。重点建设“领富型党组织”。聚焦产业振兴,把支部建到产业链、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上,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中厚植乡村振兴的根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个,建立合作社党组织39个,覆盖党员110余人,共带动近1500户群众发展产业。巩固发展“共建型党组织”。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项目、资金等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全县36名党员县领导挂点乡(镇、场),精心选派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83位驻村第一书记、8个贫困村选派扶贫工作队、75个非贫困村成立连心强基工作组、249名一线帮扶干部、2300余名党员干部,形成了四级网格化结对帮扶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聚焦人才培育,选好“领头雁”。提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将其锻造成为乡村振兴“一线指战员”。抓头雁领队。坚持把换出“双强”型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作为村党组织换届重点任务,从退役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发现培育159人进入村(社区)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近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65.2%,致富能手占比达34.7%,实现“两升一降”目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抓群雁齐飞。推进村“两委”干部规范管理,按照“一人一档一码”标准,加强村干部档案管理,连年提高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保障,并建立了离任村“两老”人员生活补贴增长机制,深入实施“双提升”行动计划,分层分批次对341名村干部进行培训。抓雏雁培养,按照政治能力强、发展能力强的要求,拓宽选人视野,动态储备200余名品德好、思路清、能力强、善作为优秀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用好“先锋队”。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当先锋、作示范,把标杆立在产业发展一线、把作用融入基层治理一线、把关爱送到基层群众一线。目前,在致富项目上设置120余处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悬挂“党员家庭”牌匾1200个,“共产党员经营户”牌匾80个,2189名党员每人每年帮带7~8户群众,1921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振兴产业发展,追逐“增长点”。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运转有保障、办事有资金、发展有路径、说话有底气的关键所在,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强基固本之策。抓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注重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逐村制定年度发展计划。2020年全县8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18年的近3倍,村均超过10万元;初步考虑到2025年,全县村均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1/3以上。抓典型带动。整合各类产业资金4600余万,在全面消除“空壳村”的基础上,推动50个行政村突破光伏收入单一来源,建立了有形有效的产业实体,扶持了渊明黄菊、大棚葡萄、食用菌、太空莲、中药材、油茶、蔬菜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乡村联动、村村联办、村企联建的模式已逐渐成为主流,建成实际运行产生效益的集体经济项目270余个,发展党员致富项目115个,发展成效凸显。抓政策激励。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与扶持政策资金挂钩机,扶持政策、财政项目资金适当向发展效果好的乡镇及村集体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倾斜。将集体经济发展列入村干部绩效奖励内容,拉开待遇差距,形成激励效应。抓上下联动。健全工作指导、调度和督查工作机制,坚持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村级经济发展工作有关事宜,县乡党政负责同志每人确定1个村作为联系点,加强帮扶指导。镇、村具体负责落实政策、项目、资金等,做好土地流转组织协调、村民发动、引资服务等工作。

涵养乡风文明,激活“内生力”。注重红色基因传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大石鼓殿苏维埃政权旧址、赣北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农村红色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力度,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引领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同时,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注重彰显红色元素,以红色教育为主线,打造宝塔乡夏家垅“红色记忆墙”、林泉乡大溪畈村“中国精神”文化广场、邹桥乡邹桥村革命烈士纪念墙、石门村“党员初心故事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切实提高增强农村党组织“红色指数”,助力乡村振兴;注重乡风文明传播。探索“党支部+讲习员+群众”的传播模式,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等宣讲活动。如聂桥镇“板凳式”课堂、邹桥乡“志愿者”宣讲、河东乡“庭院式”党课、车桥镇“农家夜话”话农事,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整治滥办酒席、厚葬薄养和庸俗婚礼等不良风气,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以社会治理成效检验党建效果”。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1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7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