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党员教育“三道加法”促村集体经济增收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及省市文件精神,聚焦聚力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深化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万村共富”行动,逐步探索出党员教育“三道加法”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的路子。
优课程+创模式+强阵地,为集体增收注入“源头活水”。一是丰富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实效性,指导乡镇党校在课程设计、课题研究、内容建设、优化师资、教学点打造上更专业化、系统化、多维化,开设更贴合乡镇基层实际、党员群众需求和关注度高的课程。召开全县“万村共富”行动扶持村业务培训会议,对“万村共富”行动扶持村党组织书记围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务》《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作专题辅导,支部书记相互交流村级发展经验,极大提升村级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二是创优培训模式。采用“集中辅导+个人自学”“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的方式,先后举办全县农村妇联主席设施农业发展培训班、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共计620人次参加培训,成功让百名“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以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为落脚点,通过征集群众对于发展产业、种养殖技能培训的实际需求,制定不同培训“套餐”,通过“双周课堂”“党员夜校”等方式“点菜下单”,采取“小班化”教学,做好家庭农场培育、职业农民培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三是夯实阵地建设。围绕打造“理论武装、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素质提升”4条精品路线,建设5个区域化党员教育中心,提升27个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用好东平县工委纪念馆、昆山党性教育基地和八路军115师后方医院旧址3个党性教育基地,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全县14个乡镇党校全部建有灯塔书屋,总计1240平方米,配备书籍20000余册,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文史、科技知识、实用技能等内容,并增设乡村振兴读物专栏,为读者提供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种植养殖技术。
提师资+学榜样+升学历,为集体增收提供人才支撑。一是优化师资力量。结合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农村党员队伍乡村振兴技能提升,开设“乡村振兴学堂”,有针对性地从党员教育师资库及乡土人才中选出各类致富能手,举办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电商培训、支部领办合作社等专题培训班,开课60余次,培训各类致富带头人1000余人。二是榜样力量带动。结合“两优一先”评选、“发现榜样”等活动,评选县级榜样人选20名、榜样基层党组织10个,在“灯塔东平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发现榜样》专栏,宣传榜样先进事迹。依托县融媒体中心党员教育制片基地制作“东原榜样”系列人物专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将榜样人物纳入县乡党员教育师资库,为广大党员提供干事创业的榜样力量。组织开展榜样讲党课等活动,优选14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创新创业先锋榜样等,通过带头讲、上台讲、“一线+基地”现场讲等方式,宣传党的思想、致富经验等,促进强村富民、乡村振兴。三是提升学历教育。围绕招生需求,做好宣传动员,把政治素质过硬、党员干部群众评价好、想学真学能学的优秀村(社区)“两委”成员摸排出来。在专业设置上着眼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现实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原则增设农林经济管理、作物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等实用性专业,在提升学历的同时为在校学员补足精神之钙、提供致富之经、丰富治理之能,实现村(社区)“两委”成员专科学历教育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
促联建+建基地+搭平台,为集体增收打出东原品牌。一是开展“党校+联建共建”。制定县委党校班子成员“1+3”联系乡镇街道机制,即1名班子成员对口联系3个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对乡镇党校师资、课程进行审核,发挥包保作用,建立联建共建机制,开展“党校课堂进基层”行动,组织县委党校教师开展乡镇(街道)党校“本土”师资培训、教学指导,持续优化基层党校师资结构和教学内容。二是开展“党员教育+产业示范基地”。紧紧围绕全县设施农业、生态渔业“双30万亩”工程实施,在乡镇设立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邀请“田秀才”“土专家”、科技特派员现场授课,手把手帮助党员群众提高生产技能。此外,通过党员轮训、研学交流,宣传推广产业示范基地的特色产品,让东平的特色产品走出县域走向全国。三是开展“课堂+线上平台”。为部分沿湖乡镇引入“智慧渔业”“平安渔业”等业务平台,利用乡镇党校课堂教授平台使用技巧,宣传东平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安山大米”“莲藕狮子头”“东平湖咸鸭蛋”“新湖小龙虾”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在实现党员教育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