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抓实“四个基本” 推动新兴领域党员教育质效提升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聚焦破解新兴领域党员教育问题,坚持从基本学习、基本培训、基本制度、基本保障4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以高质量党员教育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提升。
抓实基本学习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一是精选学习内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完善定期点题机制,探索推出“支部小书包”专栏,累计推送学习“主菜单”30余期;依托“智慧组工”和“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定向精准推送与新兴领域密切相关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及时跟进学习、统一思想行动。二是灵活学习方式。结合新兴领域党员工作作息规律,就近就便开展分散式组织学习。抢抓班前晨会、等候订单、充电休息等时间开展“嵌入式”学习,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职工驿站等阵地强化“投放式”学习;秉持“教育+”理念,在行业沙龙、技能比拼等活动中有机融入党员教育内容,持续增强党员教育的渗透力。三是创新学习载体。深化“学习身边榜样”“党课开讲啦”等活动载体,培育打造“新心向党”“园区先锋”等成都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品牌10余个,高质量制作专题节目,有效扩大党员教育影响力。
抓实基本培训 促进新兴领域党员教育扩面提质
一是分级分类组织培训。压实各级党委、“两新”工委、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责任,明确市级重点培训每年覆盖新兴领域党员数不低于培训总人数的20%、县级普遍培训逐年加大新兴领域党员培训覆盖力度、基层党委大力实施兜底培训动态清零计划。针对性举办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党员专题培训班,推动应训尽训。二是抓好重点群体培训。以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委员、党员业务骨干、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主要培训对象,重点加强非公企业党员出资人、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及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管理高层培训,内容聚焦党性修养提升、基层党建履职能力、社会责任感培育等维度。三是发挥网络培训效能。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推广“主课堂+分课堂”培训模式,形成每周上线学习专题、每月开设网络专题培训班、每季度举办“知行讲坛”、每半年组织“初心讲坛”、每年全覆盖开展党中央全会精神集中线上培训的常态化培训体系,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直达基层一线。
抓实基本制度 发挥党的组织生活教育功能
一是强化学习监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制度,结合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述学评学。全面梳理党员参与集中培训、网络培训、个人自学、实践锻炼等方面情况,综合日常学习表现作出学习鉴定,并将结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重要参考。二是激发活动活力。创新落实主题党日制度,实行“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针对党员人数较少的党组织,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开展联合主题党日;针对党员集中难、活动组织难的情况,探索开展网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新心向党·兴川有我”主题党日示范活动,有效提升活动吸引力感染力。三是凝聚党员力量。常态化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经常性开展“同志式”“暖心式”集体谈话或个别谈心,动态掌握新兴领域党员的思想状况、作用发挥情况、实际困难及意见建议。通过政治教育引导、工作支持保障、生活关心关怀,不断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价值感。
抓实基本保障 夯实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基础支撑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各级党组织抓新兴领域党员教育责任落实情况跟踪评估,并将其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巡察、民主评议党员等内容;建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坚持专兼结合,从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园区、镇(街道)、村(社区)中择优选派熟悉党建工作的党员干部,定向联系指导新兴领域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二是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推进新兴领域党员教育教材开发、讲师选聘、课件集成、阵地建设等工作,推出一批融合政治理论、政策解答、实用技能、就业指导的优质培训课程,确保每年上线新兴领域相关内容课件不少于500门。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执行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规定,各级党委留存党费向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培训适度倾斜,为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工作持续开展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