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打造“两园工程” 推进产业扶贫
淮阳县积极打造“两园工程”,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目前,全县建立“两园工程”挂牌产业扶贫基地68个,市级产业扶贫基地19个,发展具有带贫能力的工业企业40家、旅游服务业近100家、乡级产业扶贫车间60多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400多家,流转土地30多万亩,实现6.1万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直接带动贫困人口3.1万人就业增收。
“两园工程”是指以工业企业产业为主体的扶贫园和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扶贫园。工业产业扶贫园,主要包括建成区面积9.8平方公里,入驻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8家,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33家,吸纳全县就业1200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2-3万元左右的县产业集聚区;以乡级产业扶贫车间建设为主的乡镇中小企业园区。全县2017年计划建设60个扶贫车间,一期24个已基本完工,可带动就业1500人;分布在家庭农院,机动灵活,一村一品,最大的方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增收,每人每月收入可达1500-2000元左右,可带动1.5万人脱贫增收的家庭工厂。
农业产业扶贫园包括种植园区。全县以种植业为主具有带贫能力的合作社1800多家,流转农民土地达36.6万亩,贫困户土地占据1/5,除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的土地流转补偿金外,贫困群众还可以进入合作社打工,带动近2万人就业增收;养殖园区。全县以畜牧养殖业为主的合作社610多家,规模经营,辐射带动能力强,群众得实惠,除打工增收外,部分群众还利用到户增收、扶贫贷款等资金合作入股,年底再分一笔红利;生态观光农业园区。淮阳县现有生态观光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及服务业实体100多家,为周边贫困人口创业增收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两园工程”建设过程中,淮阳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养殖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壮大,增加社会资本投入,促进一、二、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积极联系国开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各家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提供金融保障,县财政拿出2000万元风险保证金,为贫困户创业、带贫企业发展提高资金政策保障;积极与中原农险等保险机构合作,投入317万元,为贫困户和扶持产业购买相关保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根据“两园工程”产业发展需要,优先在项目摆布、资金安排上进行倾斜,在带动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