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题 > 脱贫攻坚专题 > 本地信息 > 正文

西华:以高质量党建决胜脱贫攻坚

时间:2018-12-28 09:54:54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

微信截图_20181228094204.jpg

425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富12700人,图为贫困户在东王营乡供港蔬菜扶贫基地采摘现场。


     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这是40年前黄泛区腹地周口市西华县旧貌。拔掉穷根子,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一直是西华人民的夙愿,也是历届西华县委县政府的责任与追求。

2015年7月2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周口市定点扶贫工作现场会在西华召开,县委书记林鸿嘉关于“坚持人力、项目、资金‘三个集中’,突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智力支撑‘三大重点’,资源整合、资金捆绑、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新路径,及其对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前瞻性科学预判,让与会的周口市四个班子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耳目一新,成为引领全市扶贫工作的新标杆。当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西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彻底激发出来,全县到处是火热的场景,到处是脱贫的战场,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会战,在西华大地全面铺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西华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建促脱贫,用高质量的党建推动高质量的脱贫,开启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党组织变成了脱贫攻坚指挥部

微信截图_20181228094255.jpg
古楼营村标准化村室、文化广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深深镌刻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中。

“党组织就是先锋队,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扛起第一责任。”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发出铿锵的号召。一时间,“抓党建、促扶贫”行动在西华大地迅速掀起高潮,上万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主动走进脱贫一线,帮助群众一起想法出招,破解难题。

在西华县,“五级书记”抓党建、促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通过成立各级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基层党组织变成了脱贫攻坚指挥部,脱贫攻坚一线变成了检验党性、培养党员的火线。

该县相继开展了“戴党徽,亮身份”“情暖西华大走访大慰问”“查漏补缺上水平、提档升级上台阶”“大排查大宣传大整改大提升”和“九月攻坚”“十月提升”“十一月冲刺”“十二月巩固”等系列活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划区作战。县委实行战区制扶贫,把全县划为四大战区,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挂帅督战,个性问题即时解决、各个击破;共性问题集团会战、合力围歼。

——挂牌督战。组建9个督查专班80人的督查队伍,常年进行督查核查;成立由216人组成的18个业务指导组,进村入户开展业务指导,精准到人。把脱贫攻坚大督查与干部作风大整顿相结合,每7天督查一轮、通报一次、查处一次。

——全员参战。全县2万多名党员干部直接奔赴扶贫一线。县处级干部既挂帅又出征,县直委局“一把手”前移到村,乡村干部全天候驻村,让群众看到了县委县政府脱贫摘帽的决心。

全县所有贫困村已全部退出

“俺能有今天,都是托党的福,托习主席的福。”西华县红花集镇脱贫户王素枝拿着“脱贫光荣证”激动地说。

是什么样的变化让老百姓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是什么样的变化让老百姓发自肺腑地拥护党的领导?是什么样的变化让老百姓情不自禁地喊出——脱贫感谢习主席,致富不忘共产党!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新一届县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战略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紧跟党中央号召,紧贴省委、省政府令旗,按照周口市委、市政府部署,探索出了一条切合西华实际的脱贫路径。

西华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4个,贫困人口23555户、87440人。目前,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0.96%降至1.11%。这一数字背后,是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的深刻领会,是创新提出“四个一并”理念和“八个一批”脱贫路径结出的丰硕果实。

“四个一并”理念,即2014年、2015年已脱贫村的基础设施补缺工作一并进行,2016年已上报未认定的贫困村提升标准一并完成,2017年27个贫困村脱贫任务一并实施,2018年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一并启动,突出了脱贫攻坚的连贯性、持续性和统一性,实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均衡推进。

截至目前,西华全县共投入6.25亿元,新建改造农村道路706.33公里,所有行政村道路通达率100%;新建改造学校184所,义务教育阶段净入学率达100%,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投入1.7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6万户,实施“六改一增”5.9万户,无一户群众住危房;投入4亿元,新建改造20座乡镇供水厂,无一家农户被遗漏;20134名贫困人口办理了门诊慢性病就医证,各项医疗费用报补后由政府兜底,无一例患者因病返贫;为40062名农村低保人员发放低保金、为4072名农村特困人员发放救助金、为259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为所有贫困人口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无一名困难对象被忽视。

此外,西华县还探索出了“八个一批”脱贫路径,即外出打工保障一批、产业扶持分红一批、儿女赡养退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乡村保洁固定一批、工厂就业稳定一批、提高低保支撑一批、小额贷款拉动一批,为贫困人口提供了量体裁衣式的精准帮扶路径。特别是“乡村保洁固定一批”,使7948名低劳动能力者纳入乡村保洁员序列,获得长期稳定工资性收入,实现了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多赢共促。

脱贫攻坚带动了城乡巨变

近年来,该县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围绕“生态西华、宜居西华、创业西华、魅力西华”的建设目标,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实验区、特色商业区、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园区”统筹发展,形成了临空经济、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制衣制鞋、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由5年前的全省第106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44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源泉和产业支撑。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西华在全省还率先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前,该县新优杂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无公害蔬菜和优质食用菌五大特色农业品牌誉满神州。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十快县”等一大批荣誉落户西华。这充分说明,西华县走出了一条服务群众、锤炼干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我们必须以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让民生更发展、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说。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