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遇之
许遇之,1906年11月16日生于河南省孟津县北马屯村。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到鹿邑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留守处主任、党支部副书记,1939年任中共鹿邑县委委员,现任开封市政协副主席。1938年奉党中央指示,彭雪枫同志率领竹沟留守处的部分武装约四、五百人由竹沟开赴敌后,途中在西华杜岗与先期由竹沟到达的肖望东率领的先遣队和原在豫东睢、杞、太活动的由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会合。部队在此合编,称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同年10月,游击支队东渡黄泛区进入敌后,在淮阳窦楼与日寇首战告捷,接着进入鹿邑县以刘大庄为中心一带进行休整后,部队开赴睢、杞、太地区抗击日寇。而在刘大庄设立了游击支队留守处,许遇之担任留守处主任,并建立了党支部,陈朝先为支部书记,许遇之为副书记。留守处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对当地开明绅士开展统战工作;二是收集资财;三是动员青年参军,扩大部队武装力量。在豫东工委书记张爱萍的直接领导下,留守处根据上级交代的任务开展了工作,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他们以地方开明士绅为对象开展统战工作,动员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日。结果收集了一大批布匹和相当数目的资金,不仅为几十名留下的伤病员解决了衣、被,使之不受冻饿,为他们养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更主要的是当时他们的部队已扩大两、三千人,由睢、杞、太作战回来经郸城到白马驿过年,时值隆冬,他们及时运去了这一批棉衣,使战士们免于受冻,这是统战工作成功的结果。其次,有百余名青年先后主动要求上队参军,为部队输送了新战士。鉴于这些工作的开展,惊动了地方上少数反动地主和顽固分子,引起了他们的仇视和不安,他们暗中勾结日寇和反动的会道门“黄枪会”,利用“黄枪会”蒙蔽了相当数量的群众,聚众闹事,企图赶走留守处。1939年3月,在鹿邑县王皮溜集东头有个姓黄的地主,他父子俩几个月来就暗中勾结日寇汉奸,唆使保、甲长和我们作对,不给留守处柴草、给养。为此曾找他们面谈,向其讲明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主张团结一切抗战力量和人员,一致对外,支持新四军抗日,黄当面答应了,但暗中却操纵“黄枪会”数千人员,吹着号角,打着旗帜,声言要进攻刘大庄的留守处,赶走留守处,气焰非常嚣张。面对这种情形,许遇之决定只身到王皮六集去处理这个问题,在集东头见到了黄枪会的司令,他们以黄枪会几千人相威胁,向他提出三点无理要求,许遇之一一予以驳斥,并明确答复他们,黄枪会的头目看他并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就威胁他,之后将其拉到庙里的另一个屋里被扣了起来,不一会到县城办事回来路经王皮六的留守处文化教员申健同志也被扣留起来。他要求把司令喊来,把申健放了,随后他们放走了申健同志,许遇之交代他绕道太清宫到县里去找张爱萍同志,向他汇报这里的情况,请他设法解决。张爱萍同志和魏凤楼司令率领两个团,开到了王皮六集西头,黄枪会的头目们把他俩迎到庙里后,又说了他们的无理要求,张爱萍同志和魏凤楼司令提议,让黄枪会集合起来召开个大会,见见面,讲讲话,宣传抗日,鉴于我们开来了两个团的压力,他们只好被迫接受了这个意见。魏凤楼、张爱萍讲要打日本鬼子,就要团结起来,这才有力量,新四军是抗日最坚决的军队,是咱们自己的队伍,一定要拥护,留守处大多都是伤病人员,都是抗日有功的人,大家要爱护他们。接着许遇之同志又鼓励大家要团结抗日,一致对外,拥护自己的军队,不少会众都掉头向来的路上散去了,黄枪会的头目们看到自己会众们都纷纷离去,失去了人心,再让他们讲话也就不讲了,他们勾结日伪妄图赶走留守处的企图,到此以失败而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