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杜岗会师
杜岗,是河南省西华县城北约七八华里的一个小村庄。46年前,我们新四军游击支队在这里正式成立。所以,杜岗是当时我党领导下的豫东地区抗日武装的最初集结地。在这里胜利会师的三支弱小的革命力量,点燃了豫皖苏边区的抗日星火,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华中敌后抗日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第四师。因而,杜岗确实是值得纪念的地方。
在杜岗会师的三支部队里,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游击第三支队,肖望东率领的游击支队先遣大队和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直属人与第二大队。豫东游击第三支队是吴芝圃在开封失守前奉河南省委之命,以睢县、杞县、太康地方党的力量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7月,为了进一步打开豫东抗战局面,配合西华、睢县等地的抗日游击战争,河南省委决定由肖望东率一个大队(70余人枪)从确山竹沟出发,抵达西华、扶沟之间进行整训,迅速扩大至250余人枪。
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部(373人,长短枪190支),由确山竹沟出发,进军豫东。途经蚁蜂店、遂平、界牌集、上蔡的黄馆镇、西华的砖桥,约7天的跋涉,到达新黄河西岸西华县。西华是当时豫东抗日力量发展较快的地方之一,历史上就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华的地方党积极展开统一战线工作,组成了一支3000人枪的抗日武装,由县长楚博兼任司令,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任参谋长。沈东平牺牲后,这支抗日武装在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等同志领导下,继续在周口地区打击日伪。在我们到达西华之前,吴芝圃和肖望东也按照河南省委的原定部署,抵达西华地区准备与我们汇合。10月10日,豫东特委在西华召开了扩大会议,彭雪枫、吴芝圃等17位同志参加了会议。研究了巩固和扩大中心基干武装、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开展豫东及邻近省区的游击战争等问题。10月11日上午10时,我们新四军游击支队同吴芝圃、肖望东率领的豫东游击三支队和游击支队先遣大队(共计600余人,长短枪300余支)胜利会合于杜岗。在村边的一块空场地上举行了庆祝大会。彭雪枫和吴芝圃先后在会上讲了话,宣布了新四军游击支队正式成立,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肖望东为政治部主任,谭友林为副主任,我为参谋长。会后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组成三个大队,一大队由新四军游击支队原一大队为基础编成,代号“南阳”,黄思沛为大队长,张太生为政委;二大队由游击支队二大队为基础编成,代号“信阳”,腾海清为大队长兼政委;三大队由豫东游击三支队编成,代号“淮阳”,冯胜为大队长,张辑五为政委。三支队其余部队分别补充一、二大队和直属队。这时游击支队共有人员1020人,步枪497支,马枪90支,短枪73支,手提冲锋枪9支,轻机枪12挺,手榴弹639枚,骡马32匹。
附:张震同志给西华县政府的复信
西华县人委办公室同志:
杜岗支部书记李文庆同志等来谈西华革命根据地事。
据我了解:(一)三岗胡晓初、侯香山、屈申亭在党领导下闹革命,发展成为公开是用国民党番号,实质由党领导的(1939年这支部队回到党的怀抱,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二总队辖四、五两个团)。我意三岗是党领导武装革命发源地,因当时日寇未到,不能建立革命根据地。
(二)杜岗是新四军游击支队(以后改六支队又改新四军第四师)会师地点,是一个对当时河南省委领导武装抗日斗争,受中共中央批准正式扩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值得纪念的一个地方。在解放战争后期水东游击斗争发展,包括睢(县)、杞(县)、太(康)也可能到西华县境,总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西华人民是作了贡献的。历史事实是如此。
西华是否列为老根据地要由河南省委确定。
我的看法如上述特复。
此致
敬礼
张震
1988年1月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