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与黄泛区农场的创建
在陇海铁路以南,京广铁路之东的豫东平原上,有一个唯一用“黄泛区”命名的单位,这就是中外闻名的黄泛区农场。这个河南省最大的国有现代化农场的干部职工,在向前来参观考察的人们介绍场史时,总是自豪地说:“黄泛区农场是按照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建立起来的。”
说起黄泛区农场的建立,不能不提起1938年6月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劫难。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为阻止日本军队的西进,企图以水代兵,派军队扒掘黄河。6月5日,先在中牟赵口掘堤,因过流很小,6月9日又掘开郑州花园口河堤。3天后,河水猛涨,不仅花园口口门迅速冲刷扩大,赵口掘口也被冲开,滔滔黄水从两处口门奔腾而出,在中牟白沙一带汇合,然后分开数股,沿贾鲁河、颍河及涡河而下,在安徽北部注入淮河。黄水殃及河南、安徽、江苏44个县市,淹没面积5.4万平方公里,受灾1250万人,泛滥时间9年,留下了举世闻名的“黄泛区”。“黄泛区”当时的凄惨景象,在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关于黄泛区的报告中明确披露:“漫流走沙,愈演愈大,一片荒烟,到处凄凉……古人云,‘鸟飞不下,兽挺亡群’,‘田原荒芜,庐舍为墟’,用之泛区不惟不甚,且只能道其十之二三……昔日中原乐土,今时人间地狱。”“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飞沙扑空城。无径荒草狐兔跑,泽国芦苇蛤蟆鸣”,这就是当时黄泛区的真实写照。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分署在河南开封设驻豫办事处,曾往黄泛区运送一部分面粉、衣服等救灾物资。次年6月救济总署在尉氏县樊家镇开办第一期曳引机训练班,到1947年夏季,共办5期训练班,培训200余人,并运来破旧机器200多部,垦荒工作就此开始。之后在西华、扶沟建立3个复垦队。1947年春,中共扶太西(扶沟、太康、西华)县委负责人张申,为争取贾鲁河以东的解放区使用拖拉机开荒,在西华县葛岗同“救济分署”复垦队负责人塔克(美国人)谈判并达成协议,在葛岗成立了复垦队河东支队。1948年10月,以原复垦队为基础,在扶沟练寺建立豫皖苏黄泛区农垦学校,崔玉华任校长,陈文彬等被聘为辅导员。1949年4月,该校迁至开封市禹王台,更名河南省农业学校。
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黄泛区的建设。早在建国前夕,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就组织了调查组,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诸如土地面积、人口、劳动力、文化程度、生产工具(包括牲畜、犁等),为黄泛区的土地改革和复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50年2月,中央成立了“黄泛区复兴委员会”,当时的国家财委主任陈云任主任,成员有财政部、水利部、内务部、卫生部、农业部等五部部长。同年3月21日,河南成立了复兴局,省主席吴芝圃兼任局长,赵一鸣(后任安徽省副省长)、路岩岭任副局长。为尽快恢复生产,改变旧貌,国家拨出专款,并号召农民返乡生产,规定谁开荒谁种地,三年不交公粮。这些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一场大规模的重建家园的“复兴”运动蓬勃兴起。
黄泛区人民在复兴局及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组成了几十万人的治河大军,先后疏通了颍河、贾鲁河及双洎河,排除了内积水。医疗大队诊治各类疾病患者170万人次,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蔓延。1950年4月,复兴局以原豫皖苏黄泛区农校为基础,组建起了机耕大队进行垦荒。这年春天,国家农业部部长李书诚到黄泛区了解救灾情况。秋天,省主席吴芝圃陪同以梁漱溟为团长的中央视察团到黄泛区视察。同年12月,复兴局副局长赵一鸣、路岩岭赴北京向复兴委员会汇报工作,陈云主任和五位部长参加了会议。陈云给周总理电话报告,周总理指示会在中南海开,并听取了汇报。周总理对黄泛区复兴工作非常满意,说:“完成得很好。唯农民房子没有建起来,按粮食收成,比许多县还要好些,地可以按户分给农民,三年不要粮。地多人少,农民分不完,黄泛区可以建个大农场嘛。”大家齐声同意。于是经过短期筹备,1951年1月正式建立了黄泛区农场,原复兴局副局长路岩岭任场长。在党的召唤下,一大批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块荒漠贫瘠的黄泛区腹地,开始了国有农场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
(杨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