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专题 > 乡村振兴在路上 > 正文

川汇区:近郊经济风生水起

时间:2023-11-27 10:07:06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詹亚琪

初冬时节,位于川汇区金海路街道的周口沙颍生态园内,慕名前来的团建队员正在玩着各式各样的互动游戏,大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周口沙颍生态园的异军突起,是川汇区近郊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川汇区紧紧围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走前列、作示范”目标,充分发挥近郊区位优势,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做优产业特色,提升发展成色,全力打造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川汇样板”。

建好一座园,丰富市民“菜篮子”。川汇区坚持“育龙头、建园区、强产业”的思路,加快建设流沙河生态农牧现代农业产业园、江鸿生态蔬菜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林下经济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10个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市、区两级农业产业园街道全覆盖,初步形成“一办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园“双绑”农户3200户,带动1.1万名农民增收1.2亿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20万元。江鸿生态蔬菜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蔬果采摘、休闲观光、大棚种植、研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每年都有超过100万斤的西红柿、圣女果等高品质无公害蔬菜瓜果从这里直供中心城区;豫东渔牧采用国内先进的“168”饲养模式,年产清江鱼500万斤,与齐祺鱼锅、花千代等知名连锁餐饮火锅店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葛湾芦荟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入龙头企业库拉索公司,种植芦荟1500亩,加工销售芦荟系列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公司旗下“荟美东方”护肤品、“荟养天下”功能食品已进入丹尼斯、万达等大型商超。

绘好一片景,打造城市“后花园”。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生态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川汇区以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坚持精品化打造、全域化提升,在孙咀、官坡、后王营等沿河重要节点村庄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串珠成链、连线扩面,持续释放农旅集群效应。其中,作为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川汇区段的核心节点,孙咀村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基础配套提升,设置文化艺术区、商业区、康养区、红色教育区等六大板块,植入书画艺术创作室、庭院式活态博物馆、非遗体验展馆、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刚刚投入运营的周口沙颍生态园推出欢乐家庭农场、特色民宿、大型露营、无动力游乐等项目,平均每天入园2万人次,“双节”期间游客突破20万人次。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民宿、资源变资产……自然资源禀赋加上城市近郊优势,让孙咀村美丽经济大放异彩,农业、文化、旅游、文创等乡村新业态生机勃勃。

打好一张牌,崛起文旅“新地标”。周口杂技文化源远流长,是全国最早、河南首个市级“中国杂技之乡”。川汇区充分挖掘和传承杂技文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城北街道建设豫东南地区规模最大、业态最全、动物品种最多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该项目投资22.5亿元,分三期建设,涵盖动物观赏、杂技演出、生产制造、人才培育等多个功能区。一期工程周口野生动物世界2020年建成投用,占地2000余亩,引进200余种1万多只珍禽异兽,建造杂技剧院3座,次年即成为4A级景区。二期工程占地2600亩,正在建设“飞鸟世界”“森林部落”主题景区。中国杂技大联欢和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先后在这里成功举办,进一步擦亮周口“中国杂技之乡”文化名片。园区开业3年以来,累计接待近300万名省内外游客,日接待游客最高达5万人次,其中70%以上是外地游客,已成为周口的文旅新地标。

种好一朵菇,蹚出增收“新路径”。川汇区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富民强村新路径,聚焦农村闲置农房等资源,结合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种植条件等综合因素,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全面参与的方式,持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为乡村振兴蓄能添力。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建立“统一菌棒(筐)供应、统一建设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购销售,农户负责分户种植”“四统一分”模式,实现各方出资共赢发展。2023年以来,全区已成功推广金海党庄“菌筐”和城北邵火庙“菌棒”两种食用菌种植模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房14处、闲置宅院42处、闲置荒地17亩,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2处、食用菌大棚76座,共栽培秀珍菇、金耳、银耳、香菇、赤松茸等11.35万棒(筐),产品远销上海、广东、湖南等地,预计年产值达3700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源助力产业兴旺、村强民富的新路子。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周口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电话:0394-828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