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 本地典型 > 正文

姜鸿起:呕心拂晓 浴血中原

时间:2019-11-28 10:43:27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詹亚琪

微信图片_20191128105106.jpg

姜鸿起烈士画像

QQ截图20191128105500.jpg

彭雪枫与姜鸿起(右)

QQ截图20191128105515.jpg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

投身拂晓即为家,

血雨腥风都不怕。

舍身取义为中华,

英雄事迹传佳话。

在广袤的豫东平原,有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她就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扶沟县。在县城西北部的韭园镇太康营村,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时刻被人们怀念,镇党委、村委会、亲人、乡邻为他选址、出资筹建了纪念馆,当代百位将校军官和社会知名人士为他题词、作诗……

他就是深受彭雪枫将军器重,负责《拂晓报》一版社论、要闻编辑、校对、刻写等工作,在小何庄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而牺牲的姜鸿起。

10月31日,怀着对革命烈士姜鸿起的无限敬仰之心,记者一行来到姜鸿起烈士的家乡——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追寻先烈足迹,追忆他的丰功伟绩。

在姜鸿起烈士纪念馆,记者一行深入了解姜鸿起波澜壮阔的一生。

私塾外“偷听”

1920年6月21日,姜鸿起出生在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的一个贫苦家庭。虽然日子苦,但是有父母的庇护和关爱,姜鸿起一家也是其乐融融。之后,在伯父的资助下,聪明伶俐的姜鸿起走进了学堂。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因病过世,姐姐当了童养媳,爱读书的姜鸿起只能辍学回家挑起重担,照顾病重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

由于身小力薄,又找不到好的生路,为了活命,姜鸿起只能一手拉着弟弟,一手拿着饭篮,外出讨饭。在讨饭的途中,姜鸿起经常“不务正业”,寻着读书声到村里的私塾外“偷听”。

在意外得知姜鸿起的家庭情况后,性情宽厚的教书先生不但没有责怪姜鸿起,反而为他不能走进学堂而惋惜。

后来,母亲的病情好转,伯父姜廷赞劝其继续进城读书,但是为了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姜鸿起谢绝了伯父的好意,选择了在家帮母亲干活,并继续在私塾外“偷听”。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姜鸿起已经不满足于在私塾外“偷听”,他希望获取更多的知识。

18岁的姜鸿起进城了,他恳求得到伯父的资助继续读书。为了支持姜鸿起学习,姜廷赞四处托人,最终让姜鸿起坐在了扶沟县师范的教室里。

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姜鸿起倍加珍惜,他认真读书、勤奋上进,很快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同时,他热心助人,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并经常帮老师向同学讲解难懂的问题,在同学中颇有威信。

携笔从戎

当中华儿女在各条战线上为创造人类文明勤劳拼搏时,日寇的侵略魔爪伸向了神州大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震醒了中华儿女,揭开了抗日救亡的序幕,高举刀枪冲锋的是军人,高举拳头声援的是学生。

扶沟县的青年学生与全国学生一样怒火中烧、热血沸腾,他们自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地处县城的扶沟县中学、扶沟县师范、姜师堂中学及各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在全县最早组织起了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并带动了乡下各学校,在全县吹响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号角。

此时的姜鸿起也是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分子,他对日寇侵华行为极度痛恨。课余时间,他在学校积极宣讲有关抗日的事迹;在县城街头粘贴由他书写的抗日大标语,漂亮的字体被同学和老师所称赞。为进一步激发群众的抗日决心,姜鸿起还常常参加抗日游行活动,在游行队伍中,他总是走在最前面,振臂高呼抗日口号,慷慨激昂,极具感染力。

扶沟县城的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形成了浩大的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姜鸿起受到了锻炼,爱国思想大大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也更全面更深入。

为寻求真理,姜鸿起决意从戎,报考了当时刚刚成立的扶沟县抗日军政干校。在学习中,姜鸿起坚定了抗日救亡的革命意志,爱国爱民思想更加浓烈。

1938年,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到扶沟视察抗日救亡运动情况,并对军政干校的学生进行了军事形势和军事理论讲演。在分组讨论中,彭雪枫听到了姜鸿起的发言,觉得姜鸿起把理论和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姜鸿起是个很有思想的青年。

随后,彭雪枫与姜鸿起促膝谈心,彭雪枫看出了姜鸿起的远大志向,决定对他重点培养。因此,彭雪枫亲自写推荐信,让姜鸿起到《大众报·豫东版》报社(《大众报》为八路军总部报纸,报社在武汉,《大众报·豫东版》设在扶沟)当油印工。

初到报社,姜鸿起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不怕困难,认真学习油印技术,研究蜡版刻印技巧(当时缺少铅印条件,就用蜡纸刻字,手工推印)。经过反复研究,姜鸿起刻的字印出来乍一看与铅印很相仿,受到了报社诸位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这也为他后来调到《拂晓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呕心“拂晓”

1938年8月,跟随彭雪枫到达豫东抗日根据地不久的姜鸿起,被推荐到位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深造。

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伟大的理想,姜鸿起辗转来到延安。站在抗大门前,看着校门上方“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和校门两边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姜鸿起心潮澎湃。

在抗大,姜鸿起和同学们以窑洞为教室,以砖块为桌椅,以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在这所全国进步青年所向往的“高等学府”里认真学习,聆听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所教授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课程。

经过半年多的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和军事训练后,姜鸿起毕业了,和战友们一起分赴抗日前线。

1939年3月,姜鸿起被分配到由彭雪枫任党报委员会主任的拂晓报社担任记者、编辑,开始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深入战地和后方,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卓绝斗争而工作。部队走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写稿,部队打到哪里,他就写到哪里。他有时背靠战壕,坐在土坎上写稿,有时坐在石头上,稿纸垫在大腿上写稿,还有的时候在老乡家里的锅台上,拿出钢板、铁笔、蜡纸刻字誊写,架起油印机印刷报纸。

姜鸿起写得一手好字,在担任记者的同时又兼任该报一版社论、要闻等栏目的编辑和刻印工作。刻写蜡纸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一心不能二用,不论严寒酷暑,工作起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夏天常常是汗流浃背,冬天经常是冻得手脚麻木,但是为了印出高质量的报纸,满足读者的需求,姜鸿起和同事们不怕苦、不怕累,常常是从早上忙到半夜。

在战争环境中印刷报纸,不但要印得清楚,还要印得快,否则,一旦发生敌情需要转移,工作就会功亏一篑。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姜鸿起和同事们有时一夜数次转移,每到一地,连背包都顾不上打开,稍微休息一会,就抓紧时间出报。在紧张的战斗里,《拂晓报》紧随部队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战友和广大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充分发挥了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

在《拂晓报》工作的6年里,姜鸿起始终被委以重任,担任第一版的编辑、记者,以及第一版的版面设计者、蜡版刻字员、核对员、油印员等。他的蜡版刻字特别出彩,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看到《拂晓报》一版的读者,立即便认出是出自姜鸿起之手。众所周知,报纸的第一版是整份报纸的重中之重,为了把报纸办好,姜鸿起认真学习,细心钻研,白天他边参加战斗边进行采访,晚上他手提马灯,写稿、刻蜡版、印报纸,一篇篇文章在他的铁笔下变成了飘逸、厚重的大小字体,他设计的版式主题鲜明、醒目、端庄、大方、得体,深受彭雪枫和中央多位领导人的好评。1939年12月,在《拂晓报》纪念版上,姜鸿起感受到了自豪与荣耀,他的画像和自传与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题词同期刊登出版。

之后,《拂晓报》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通过报纸了解日寇犯下的罪行,了解人民军队抗日的事迹,它成为读者的“千里眼”,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后经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国际新闻社”和红十字会等机构的帮助,由他油印的《拂晓报》被寄往华盛顿、纽约、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向全世界宣传中国敌后的艰苦抗战,这在中国敌后报刊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血洒小何庄

由于工作出色,1945年姜鸿起被提拔为新四军第四师营教导员,兼任安徽省盱凤嘉县区委委员,同时担任《拂晓报》记者。

1946年2月,中共扶太西县委和县政府成立。强烈要求到一线参加战斗的姜鸿起,被派回家乡担任吕潭区委书记。

1947年6月,姜鸿起改任白潭区委书记。当时的扶沟境内,国共两党处于“拉锯战”状态。姜鸿起到任后,注重打牢群众基础,帮助群众盖房造屋、购买农具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1948年1月,姜鸿起调任扶沟县城关区委书记,兼城关区武装中队政治委员,率领工作人员和战士帮助群众开荒种地、重建家园,并与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进行斗争,清查残匪,保护人民财产。

1948年6月5日,姜鸿起得到地下联络员的秘密报告,有一股敌军要到城南马村集一带村庄征粮要款,他立即带人赶去清剿,敌人闻风而逃。姜鸿起带队一路追赶至扶沟与鄢陵交界处,没看见敌人便返回到常驻的小何庄宿营休息。不曾想,当晚,姜鸿起部队遭到国民党太康县保安团300余人的偷袭。

“同志们,快撤!”听到枪声的姜鸿起一边大声让战友们撤退,一边紧握手枪向敌人射击。听到声音,敌人迅速向姜鸿起靠拢。“捉舌头,捉舌头。”敌人看到姜鸿起拿的是手枪,断定他是个当官的,便立即下达了活捉姜鸿起的命令。

敌人停止了向姜鸿起开枪,一边向他喊话“投降不杀”,一边慢慢缩小包围圈。眼看敌人靠近,姜鸿起高高地举起已经打光子弹的手枪,向距离他最近的敌人猛烈地砸了下去,敌人应声而倒。紧接着,他夺过身旁一名敌人的枪,立即向对面的敌人扫射起来。子弹又一次打完了,姜鸿起挥舞着手中的枪再次砸向敌人。

战斗异常激烈,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姜鸿起宁死不降,仍在顽强战斗。恼羞成怒的敌人一起把枪口对准了姜鸿起,年仅28岁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姜鸿起以血肉之躯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军魂之歌。

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生年虽短,汗青生辉。如今,在姜鸿起的家乡韭园镇太康营村,人们为他修建了纪念碑、纪念馆,以此表达对烈士永久的缅怀与纪念。

英雄的故事虽已渐远,但他的精神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愈发显得光辉隽永。

记者感言

姜鸿起的生命短暂而辉煌,他以一名军人最为荣耀的姿态将28岁的光阴定格在了他热爱的土地上,我们不能忘记他!

岁月沧桑,山河巨变,战争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但是无数革命烈士留给我们的却是永远的敬仰。

崇尚英雄,是中华民族世代赓续的传统美德,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核;崇尚英雄,树起了伟大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不朽丰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记和姜鸿起一样的革命先烈,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生活,我们要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①9

核心提示

姜鸿起(又名姜心启),1920年6月21日生于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参加新四军,1939年3月被分配到新四军第四师机关报拂晓报社担任记者、编辑。1948年6月5日,在扶沟小何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