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 外地典型 > 正文

【一线传真】一村一路一书记

时间:2017-09-05 17:16:58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

20-1.jpg

7月21日,记者驱车来到日前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沈丘县东城办事处阙庄村。

“因被列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加之毗邻旅游景点中华槐园,越来越多的游人开始走进阙庄村,现在村里也有旅游收入了。”见到记者,该村党支部书记阙志东一脸欢喜,“对了,你们进村的水泥路很舒坦吧。”

阙志东的话,让记者回想起十几分钟前途经的那条路:6米宽的水泥路,路面平坦整洁,一头连着中华槐园,一头通向阙庄村;两侧路肩上,栽植的景观树白玉兰亭亭玉立,小叶女贞随风摇曳。

一条在记者看来不算“阔气”的水泥路,为何让阙志东如此情有独钟?

路的背后,是辛酸的过往。原来,作为贫困村,阙庄村离县城虽然仅有七八里远,村民去趟县城却要绕道十几里,交通瓶颈成为影响群众出行、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村民有怨言,但村里并不是没想过办法。”阙志东说。

2009年,当时阙庄村集资18万余元修路。为节约成本,村里的青壮年都成了义务工。开工当年,一条长1550米、宽3.5米,群众口中的“生产路”便竣工通车。一时间,村民欢欣鼓舞,闲暇时也爱跑到路边站站,“阙庄终于有‘出路’了,瞅瞅心里也觉得高兴”。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规划缺乏专业指导,村民修的路质量不高,路面很快“分崩离析”、坑洼不平,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村民因过路发生摩擦,就到村委会讨说法、要赔偿,质疑为什么不修缮。”村委会主任许大海对记者说。

为修路早已掏空家底的村集体,心有余而力不足,道路修缮一拖又是多年。

转机在2015年9月份“姗姗而来”。“多亏了申书记,她是阙庄村群众的福星。”阙志东感慨。

“申书记”名叫申晓丽,是沈丘县农办的一名科员,被派驻阙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要想富,先修路。申晓丽通过实地查看,将促脱贫的“第一板斧”砍向了道路建设。

向单位汇报后,“娘家”一把拿出10万元启动资金。借省里打造乡村旅游线路的东风,申晓丽又多次沟通协调,争取到项目过桥资金20万元。

怎么修?破旧立新还是修修补补?申晓丽与村“两委”精打细算:破旧立新,需将原路面、路基全部推倒重来,机械费、人工费不菲,本已拮据的资金很可能入不敷出。于是,申晓丽请来做工程的专家,反复论证,最终敲定在原道路东侧1公里处新建出村道路,并按照30年使用年限高标准打造。

当年10月初破土动工的道路,月底就实现了竣工通车。然而投入使用不足一月,申晓丽很快又发现了新问题。

当初,出于资金考量,6米宽的路基上,只修建了中间4米的硬化路面,两侧绿化带各空出1米宽土质路面。雨水大的季节,会车时轮胎很容易陷入其中,造成趴窝,并且泥土会被携带到硬化路面上。“咬咬牙,想想办法,不差剩下2米了。”申晓丽再次踏上“化缘”之路。

1710米长的道路,两侧各1米要硬化,资金不是小数目。申晓丽想到了沈丘县公路局,多次登门拜访,终于争取到60万元的整体推进项目资金。多年的交通束缚,一朝挣脱。

如今的阙庄村,道路通了,人气顺了,农产品走了出去,有经商头脑者也不失时机抓住“天时地利”,村里有了农家乐、游泳场,24名贫困人口成了由阙志东创办的“扶贫车间”的工人……

一个小村落,一条民心路,一位“第一书记”。身挑驻村脱贫重任,攻坚拔寨该从何处着手?申晓丽和阙庄村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赵春喜 王向灵)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