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传统文化 > 正文

周口沙南老街地区的红色记忆

时间:2023-02-27 10:37:49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詹亚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周口正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且将周口沙南老街地区划定为(周家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就城市的历史沿革和时代价值而言,这一划定可谓实至名归,因为这里不仅是周口城市的起源地,也是周口红色革命的策源地和最早的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一度为老周口的核心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见证了周口新旧时代的更替,承载着不能忘怀的红色记忆。

回忆老周口的红色革命史,一定不亚于红色电影,一样让人荡气回肠。据1994年版《周口市志》记载和老周口文史专家讲述:1938 年 7月,中共豫东特委为培养抗日建国干部,派中共党员王子英、张先舟在周口田园和专署后院(黄杏樵园,后为周口一中)开办“周口抗战建国人才训练班”,9月秘密建立中共周家口抗建班党支部并建立“中华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0月,张先舟根据豫东特委指示,以抗建班为依托,召集共产党员在黄杏樵园后城墙开会,宣布周口市委成立。其间,抗建班的学员在中共党员的带领下,发动群众,同国民党骑兵十四旅张占魁部和地方武装配合作战(指挥部设在周口新街),打退了日军对周家口的进攻,取得了周家口抗日保卫战的重大胜利。之后,抗建班被国民党勒令解散。1939 年 2 月,中共豫东特委重新召集党员在地处老街的周口电话局局长白毅之家开会,指定之前已被发展为中共党员的白毅之担任书记,重建周口市委,并组建了杨脑、苑寨、黄楼、市内四个党支部。中共周口市委利用《烽火》《前进》等壁报形式广泛宣传抗日。白毅之还自筹资金创办新民书报代办所,将中共的抗日主张、指示精神印成传单,分发并贴在街头。由于国民党的打压,中共周口市委转入地下工作,直至1948年经过拉锯式的战斗,周口第四次解放。

1948年1月17日,周口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归淮阳专区管辖,商水县长窦伯祥兼任市长。从笔者查阅到的一张《1950年周口市街详图》上可以看到,周口市政府位于周口新街北端的西侧,据周口文史专家王羡荣回忆,这里曾是周口富商李国瑗(人称“李八少”)的一个主院。而周口市委则在周口老街与西顺河街交叉口的西南院落。同期还有市总工会、妇联会、共青团市委、公安局、工商管理局、税务局等,代表了新中国周口人民政权的成立,掀开了周口城市发展史新的一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周口市人民政府成立伊始,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1948年3月6日,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突袭周口,共产党南寨区区员康强牺牲,南寨区区长方平被捕,10日英勇就义于老桥南沙滩上。

人民政府为人民。周口市人民政府成立后,设立了建设科,以老街、新街、山货街、剪股街、永兴街为核心区域和主轴,辐射四周,连接八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造和建设完成了工人子弟小学、长城完小、联合中学、人民会场(1954年改为人民文化宫,后又改为电影院,有川汇区档案馆存档《1951年周口市首届全体劳模在人民会场合影》照片并附文字说明以为证)、人民商场、人民体育场、人民医院、新华书店、广播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文化服务设施。而周口市设立以后,也经历了一些建制上的变化。1952年8月28日,撤销周口市,改为周口镇,归商水县管辖。同时,商水县党政机关迁驻周口镇。1953年11月10日,省人民政府通知商水县周口镇改为周口市,归许昌专员公署管辖,后与商水县分署办公。1958年4月7日,周口市改为周口镇,再次与商水县合并,归商水县管辖。1965年7月1日,周口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周口镇为专署所在地,并改为专辖镇。1980年9月26日,根据国务院批复,撤销周口镇,恢复周口市。

作为这一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周口老艺术家葛庆亚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下了老周口曾经的面貌。其中既有《昔日家园》全景式的展现,也有《周口老街》《周口新街》《大渡口》《磨盘山》《文化馆》《五间楼》等单幅的街巷、河流、码头、渡船、建筑描摹,成为时下不可多得的关于周口老城老街的场景式记忆,为周口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实证依据。比如在《文化馆》这幅画里,可以看到建筑和景观布置还保留着传统的形制。院里有打乒乓球的,有下象棋的,有演讲的,有合唱的。院外的街上有叫卖的商贩,有玩杂耍的艺人,有围观的群众,一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的景象。据葛庆亚老师和一些周口老人的回忆和介绍,文化馆的前身为地藏寺,1948年成立周口市人民教育馆 ,设图书阅览室,每天晚上对外开放两小时,星期日全天借阅, 1950年更名为周口市文化馆,定期组织业余文艺会演。1955年夏,周口市文化馆召集京剧爱好者,在文化馆内自拉自唱。1956年夏,周口市文化馆组织周口业余话剧团,排演独幕话剧《三江好》等。1962年冬,镇文化馆与工人俱乐部联合组织职工业余话剧团排演大型话剧《红岩》等。1967年,文化馆大门和原地藏寺大殿拆除,改建为两层小楼并沿用至今,目前为银龙水务的服务中心。

1975年,商水县革委回迁至商水城关办公。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新成立的周口市委开始在沙北办公。2000年,设立地级周口市,原周口市改建制为川汇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相对而言,周口沙南老街区一带逐渐不复往日的核心地位,然而其曾经的繁华往事至今让过来人浮想联翩、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幸运的是,尽管这一片老街区已略显沉寂甚至破落,但是其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仍在,还保留了一批老的历史建筑,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出周口老城的城市脉络和一路走来的层叠记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开展城市有机更新的过程中,有必要广开言路、广征博引,对这些早已沉浸在周口人骨子里和血液里的历史文化记忆尤其是红色记忆进行深入探究、收集和整理,并做好展陈,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和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不断加强功能完善及品质的提升,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