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传统文化 > 正文

神武丕著 斯文干城

时间:2023-03-20 10:59:55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詹亚琪

——周口关帝庙石牌坊题字钩沉

“神武丕著”“斯文干城”,这是镌刻在周口关帝庙石牌坊前后对联上的两个横批,它不仅是周口关帝庙这座城市文化地标历经岁月更迭的历史见证,也是彰显其特色文化内涵的传神之笔。

从字面上讲,“神武”有神明威武之意,“丕”为大,“著”是显著;“斯文”是指文化或有文化的人,“干城”是盾牌和城墙,引申为捍卫者。“神武丕著”“斯文干城”总的是赞扬关羽神威广大,文武智勇双全,秉持《春秋》,捍卫正统,功绩特别显著。进了关帝庙山门,便见石牌坊及其两侧高耸的铁旗杆,就着石牌坊仰观后望,其前后楹联横额上的如是题字可谓纲举目张,直击心灵,极具凝练和统领的艺术效果,并且已然成为周口关帝庙代表性名片之一。

“神武丕著”“斯文干城”传之久矣,但是细究起来,其由来的背景、时间和书者等却又藏着一些不为众人所知的故事和谜团。从图片资料上看,在“神武丕著”“斯文干城”的前后是有题跋的,只是由于历经风化侵蚀,有些字迹已难辨认。仔细辨析,可见在“神武丕著”前面有“岁次庚辰冬月”字样,而落款大体能够看清的有“晋沃后学弟子李士英(推测为其所书),首事牛公盛、路成盛、王恒吉……□光十七年巧月立”。再看“斯文干城”的前面则是“乾隆岁次庚辰冬月,山陕信商仝立”。结合清乾隆四十八年《重修关圣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此碑已残断,现置于关帝庙院落东南的墙边)、清道光十八年《重修关帝庙发积厘金记》《重修关帝庙记》(此两碑左右分置于石牌坊两侧的六角攒尖碑亭中),大体可以推断石牌坊是乾隆年间所建,不过有些出入的是乾隆庚辰年为1760年,而《碑记》上记载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建马王、酒神、瘟神殿及石牌坊、马厅、戏房”。及至道光年间又对石牌坊进行了整修并题字题款以志纪念,“□光十七年”该是指道光十七年,虽同相应碑记有一年时间差,但是考虑多重建设和增修的年份次序因素,倒也可以理解。

一番探究考证,貌似绕了一些弯子,实际上却牵涉关帝庙的创建和历史延续问题。据乾隆四十八年《重修关圣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记载:“周口河北旧有山陕会馆,中祀大帝,创自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距今330年),五十二年傍建河伯、炎帝二殿,丁酉年建药王殿并东廊房,壬寅年建财神殿并西廊房及禅院僧舍。雍正九年重修大殿、建香亭,十三年建舞楼、山门。乾隆八年建老君殿,十五年建钟鼓楼,三十年建马王、酒神、瘟神殿及石牌坊、马亭、戏房。此皆前人创建尽善,庙宇巍峨可观,但历年久远,风雨飘圮,倾颓者多。四十六年,山陕商贾各捐囊资,慨然乐输,于是窦天育等督工重修香亭、钟鼓楼、药王、瘟神殿及马亭、舞楼、照壁、僧室、戏房,并彩画诸殿两廊,铺砌内外庙院。至四十八年(1783年,距今240年)大功告竣,基宇犹是也,而美奂美轮,规模增新矣”。之后嘉庆二年(1797年)新铸了铁旗杆,屯土法浇筑,高22米,一对重3万余觔(斤),左侧须弥座有三鱼共首图、右侧阳刻“关帝圣君老爷宝杆一对保十方平安吉庆有余”等。嘉庆五年至七年建春秋阁、歌舞台。道光十六年至十八年(1836年~1838年)重修殿宇、香亭、石坊,到咸丰二年(1852年,距今171年)全部落成,总计历时159年。

周口关帝庙自启建到全部落成,形成了具有鲜明周口地域特色风格的古建筑群。整座建筑群体现了庙馆合一的特点,沿南北中轴线仿宫殿式布局,二进院落和一个后花园,左右对称,结构严谨,建筑及雕刻绘画题字精美,雄伟富丽,极富神韵,凝结着创建者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心血,寄寓了人们对忠义仁勇关帝精神的信仰,蕴含并传递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四柱三楼的石牌坊立于飨殿之前、月台之上、碑亭之中,再配以前端香炉和两侧高耸入云的铁旗杆,作为前公共空间和神祇空间的过渡,疏朗和含蓄相结合,入门即见一个丰富完美的层次空间。特别是坊上“神武丕著”的馆阁体题字,配以两侧立柱上的篆书“四好联”(说好话读好书;做好人行好事),以及背面所书“斯文干城”和“忠勇光昭日月;谟猷学本春秋”对联,可以说是凝神聚魂、开宗明义,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座关帝庙创建的目的和意义,起到了怀古思幽、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

“神武丕著”“斯文干城”虽然可能是清道光年间书写镌刻,但其基调应是在石牌坊创建之初即已定下的,这在乾隆四十八年《重修关圣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中可见端倪。文中这样写道:“恭惟大帝刚健中正,气塞两间,笃于行义,立隆万古,而众商千里经营于斯,顾绎思罔斁,时历百年,人更数世。众商恪奉大帝,虔诚如一日,祈帝之思启行翼而百事咸宜,雅藉诸神为利导。祀河伯,祈舟楫顺利,波涛不惊也;祀炎帝,祈薪火篝灯,旦暮恬息也;祀药王、财神,祈远无妄之疾,生意如春,日增月盛也;祀瘟神、酒神,祈六气协和,疵疠不作,德将无醉无彝酒也;祀老君、马王,祈与人无争,清静贞正以自娱,无邪斯臧,轮蹄所至,人马平安也。凡诸神赞襄左右,罄无不宜,皆大帝垂佑无边,覆庇一方者也……既序其详,略次以韵:仰惟大帝,忠义扬氛。乃神乃圣,乃武乃文。千江有水,万里无云。在天陟降,赫赫见闻。诸神左右,仙驭鹤群。四时虔祝,惟德芳芬。降祥赐福,佳气氤氲。炳灵昭鉴,普护无垠”。道光十六年至十八年重修关帝庙,“神武丕著”“斯文干城”大书特书,并将关帝庙的价值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如《重修关帝庙记》里的祈愿:“周口为陈之巨镇,陈为伏羲故都。郡北仰伏羲陵寝,郡南邻先师厄台。而镇之东偏,旧有关圣帝君祠,致祭《春秋》,仰思忠义……道光癸未,王恒吉等嗣首其事,至丙戌,计工劝捐,坐贾者同心乐输,行旅者计金抽息,阅九载,乙未冬,捐金悉备,明年丙申既望,启修帝君殿宇、香亭、石坊,崇其基址,高其栋宇……异日者庙貌巍峨,规模宏峻,继继承承于勿替者,载入郡志,不且与羲陵厄台并传不朽哉!是为记”。

“神武丕著”“斯文干城”,作为古建艺术的瑰宝和旧时庙馆合一的集大成者,作为老周家口十大会馆中唯一幸存的完整会馆,周口关帝庙见证了周口城市的由来繁华和盛衰兴替,也自然折射出其风流蕴藉的漕运文化、商贸文化、会馆文化和关帝文化。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在深入系统研究和严格保护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取其精华,赓续传承,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复兴营造,让“神武丕著”“斯文干城”的精神切实发扬光大。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