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题 > 建国70周年专题 > 本地信息 > 正文

花开千树满目春

时间:2019-08-21 09:14:58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韩永杰

时光流转,文化不衰。

新中国成立70年,记录下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下周口蒸蒸日上的发展,也记录下这座城市崇文尚德、浓墨渲染的沧桑变迁。

70年,周口在古老文明之河滋养下,续写着绚烂的文化篇章。

70年,周口踏寻着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足迹,奏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乐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非遗传承与保护风生水起,一曲曲文化之歌余音绕梁,一道道文化风景靓丽夺目……人文荟萃的周口一路踏歌而行,留下满目春色。

春风拂面 多彩文化惠民乐民

声音

王羡荣(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前,周家口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文化活动,河南、河北两岸只有两个非常简陋的戏园子,场内座位是用砖头垒的,上面盖的是板子,这叫“坐票”。“坐票”周围是用棍子梆成的栏杆,群众站在栏杆外边看戏,这叫“站票”。贫苦百姓因为没钱又想看戏,只有在散场时看一会儿“解放戏”。当时社会上剧团不多,也很少来周演出,个别喜欢戏曲的群众,每到傍晚就拿着弦子在自己家门前自拉自唱,引来一些听众,这便是当时群众自娱自乐的场面。

1950年,沙颍河南岸新街建了一座人民会场,是当时周口最大的活动场地,供演出、放电影和开会之用。当时,马金凤、申凤梅、毛爱莲等知名艺人经常来周口演出。1950年以后,各县陆续成立了剧团,1976年建了地区影剧院,1977年成立了周口地区豫剧团,群众慢慢开始享受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事业自然也不例外。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周口文化活动逐渐丰富起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每天早晨、晚上,周口中心城区广场、桥头和公园,都有各式各样的舞蹈队、腰鼓队、太极扇和太极拳表演队等,在家门口唱起来、跳起来,说明咱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滋润了!

镜头

2008年7月4日晚,周口市,天空阴云密布,细雨飘飞。“周末一元剧场”开演好久了,剧场门前台阶上,几位等待退票的老人坐在马扎上,迟迟不肯离去。剧场经理被他们的痴迷感动,把他们请进剧场。“小马扎搬进大剧场”,一时成为周口的新闻。

2011年7月15日,总投资1.8亿元、备受市民关注的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文化艺术中心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中心文物库房等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别文化场馆。随着它的投入使用,周口告别多年来没有市级博物馆、图书馆的历史。

延伸阅读

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但70年的成绩却是一点一滴、一朝一夕的积累。

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共文化事业百废待兴。当时,全市乡镇文化站建设基本上属于空白。随后,各县陆续建立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并新建一批影剧院。

70年来,一代一代文化人前赴后继,在周口文化热土上播种、耕耘、收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文化设施和产品供给从相对紧缺迈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目前,全市共有1个市级图书馆、1个市级文化馆,10个县级图书馆、10个县级文化馆,1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52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以市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全市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如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

全市文化部门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惠民、乐民意识,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解决文化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载体,努力打造了一批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

每周五晚上,“周末公益剧场”准时与广大群众见面。自2008年4月创办以来,“周末公益剧场”演出520多场,进基层演出200多场,受惠群众200多万人次,成为我市持续时间最长、节目最多元化、参演人数最多的基层群众文化品牌。2010年,“周末公益剧场”荣获我国社会文化活动政府最高奖“群星奖”,2013年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从“欢乐中原·文明周口”到“欢乐中原·和谐周口”,每年的5月至10月,广场文化活动都会在每个周末给广大市民送去欢歌笑语,成为周口文化惠民活动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此外,“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校园”“舞台艺术送农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动,让全市人民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累累硕果。

如今,行走在周口大地,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过上好日子的周口老百姓正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

春暖花开 文艺精品熠熠生辉

声音

柳岸(市作协主席):风雨兼程,成就辉煌,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的真实写照。几十年来,周口不仅经济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事业也是日益繁荣昌盛。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公务员,一名来自基层的写作者,也同我们这块热土一起成长。多年来,周口的水土、周口的文化把我滋养,我也逐渐成熟,获得了诸多奖项,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作品,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生活的火热与丰富,成就了文学作品的丰饶与多彩。正是基层公务员的经历,为我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而弥足珍贵的素材。所以,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是颠扑不破的写作规律。书写、记录、讴歌新时代,是一个写作者的基本素养。多了一支笔,便多了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使命、更多的担当。

周口有一大批写现实题材的作家,他们立足本土,写了很多很好的作品。作为一名写作者,我也见证了“周口作家群”的发展、壮大、崛起,以及将要走向的辉煌。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有了这些支持政策,才有了周口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生活在如此繁荣美好的时代,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我们需要怀赤子之心、树凌云之志,更需要担负起举精神之旗、铸时代之魂、领风气之先的历史重任,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

镜头

2010年5月,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由省越调剧团创排的越调新编历史剧《老子》捧回“文华大奖”。

2013年7月20日,名家看淮阳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座谈会在淮阳举行。国内和省内著名作家、评论家、名刊主编以及周口本土作家代表等百余人齐聚淮阳,探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

延伸阅读

——文学佳作繁花似锦。新中国成立以后,周口作家冯金堂的长篇小说《黄水传》,成为周口当代文学的发轫之作。上世纪80年代后,周口的文学创作进入繁盛时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文学事业发展更加迅猛,“周口作家群”开始叫响文坛。“周口作家群”潜心创作、求新求变,使周口文学呈现出繁花似锦、百鸟争鸣的良好态势。

——戏剧事业薪火相传。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河南省越调剧团曾七次晋京演出。在越调大师申凤梅的带领下,越调逐步走向大舞台、走向都市、走向全国。在1985年举办的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上,由周口地区豫剧团(现为周口市戏剧艺术研究院)上演的《西湖公主》一举夺得了11项大奖,并晋京演出轰动京城。

1992年,越调现代戏《吵闹亲家》参加第十届全国现代戏年会展演获优秀演出奖,同年获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和河南省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1992年,太康道情剧团演出的《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赢得“天下第一团”的美誉。

进入新世纪,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焕发光彩,一批新编历史剧点亮舞台,一批新创现实题材剧目广受好评。《都市彩虹》等“都市三部曲”,《山城母亲》《云锦人家》《天职》《红尘》《口上的女人》等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在戏剧事业的殿堂里,周口不断绽放出灼灼光彩。

——书画艺术翰墨飘香。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市涌现了以张文平、刘登龙、王猛仁、李珂、何岩、曹景超、李为、温力宪、师行坤、刘佰玥、段忠勇、张东林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书画家,成为在书画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群体。作为著名的书画之乡,周口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23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49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140名、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85名。他们用飘香的笔墨,展现汉字魅力,描绘美丽家园,为周口的文化名片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杂技艺术大放异彩。周口民间杂技源远流长,但在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小规模“刀山班”,且时聚时散,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周口拥有专业杂技团150多个,业余杂技团和杂技班近700个,从业人员14000余人。2004年10月21日,中国杂技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我市颁发了“中国杂技之乡”匾牌和证书,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市级“中国杂技之乡”。近年来,周口杂技不仅在国内外赛事中屡屡获奖,还迈出了我市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步伐,千年杂耍焕发出时代光彩。

春潮涌动 传承创新比翼齐飞

声音

周建山(市博物馆馆长):新中国成立前,各地的文物都缺乏管理,周口并无文物管理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文物保护事业进入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文物工作无论是从机构建设还是保护利用成效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令广大文物工作者信心倍增。

周口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和珍贵文物。1984年,周口市(现在的川汇区)关帝庙博物馆成立,这是周口境内第一家博物馆。此后,扶沟、鹿邑、项城等地的博物馆也相继成立。1997年,周口利用平粮台古城遗址成立了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但是当时条件有限,博物馆功能不完善,展厅也比较简陋。我市丰富的文物资源散藏在市县文博单位,不能进行有效利用、集中展示,这对于周口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都是一种缺憾。2000年周口撤地设市以后,周口的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1年7月,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市博物馆与广大市民见面,为我市又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镜头

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太昊陵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昊陵庙会历史悠久,每逢庙会,朝祖进香的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淮阳,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及港澳台胞也前来谒祖朝圣。2008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十五),参与庙会人数高达825600人,被大上海吉尼斯总部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延伸阅读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周口文化宝藏十分丰富,然而囿于观念、发展等多种因素,长期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境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撤地设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打造精品景区、传承古老文化,开展节会活动、提升特色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旅游文化,周口文化逐渐走出周口、走出河南。

为了让文化遗产留得住、活起来、传下去,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将文化遗产保护放到重要位置,不断探索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良好局面。据了解,全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古迹388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

另外,周口市还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拥有太康道情、太昊伏羲祭典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两仪拳、女娲传说等3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沙河曲子、陈氏泥猴等9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21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十大类别。

自2010年以来,“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每年都在淮阳太昊陵庙会期间举办,至今已举办十届,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如果说饱经沧桑的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那么朝气蓬勃的文化产业则是时代的产物。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为文艺院团和文艺创作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同时催生了一朵时代之花——文化产业。她的兴起与成长,极大充实并滋养着文化建设,成为文化领域不可小觑的新生军。

我市立足自身特色,整合资源配置,发挥姓氏寻根、农耕文化优势,挖掘中华姓氏文化、西华女娲城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依托淮阳太昊伏羲祭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女娲创世文化等资源,打造“三皇故都”“姓氏之源”“杂技之乡”等文化品牌,增强周口文化影响力。以太昊陵庙会和淮阳荷花节为代表的节会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周口观光旅游、寻根谒祖。

我市积极实施“文化+”工程,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文化+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项城、淮阳为主的杂技马戏产业,以太昊陵、关帝庙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以河南三川影业为龙头的影视产业等,均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截至目前,全市具备法人资格的文化产业经营单位2300家,其中上规模经营单位2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产业年收入近60亿元。

春风化雨 以文化城城以文兴

声音

程鹏(市社科联副主席):周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市。然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没有使周口成为文化强市。如何激活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基因,让历史遗存的文化元素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摆在周口面前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文化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其中“以文化城”就是为周口城市建设培根铸魂,把周口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来、展现出来、宣传出去,让文化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图片上、展品上,而是真正融入城市的发展,走进市民的生活,成为城市的名片、市民的气质和传承的基因。

“以文化城”,关键是“化”,如何“化”?市委、市政府早已绘就蓝图。在建设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我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谋划了一大批“以文化城”项目。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周口丰富的文化,讲好周口的文化故事,我们启动了“周口人讲周口故事”文化宣讲活动,还开展了“周口文化大讲堂”“周末公益剧场”等一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这些文化活动或项目,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展示了周口独特的文化魅力,也大大增强了广大干群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周口从“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从“文化满城”到“文化名城”的跨越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镜头

2018年3月21日上午,由周口市委主办、市委宣传部承办、市社科联协办的“周口人讲周口故事”文化宣讲活动第一场宣讲在周口人民会堂隆重开讲。每期一个主题,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精彩,社会反响强烈,群众一片叫好。

201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周口文化大讲堂举行 “世界读书日”专题讲座。周口文化大讲堂自2007年7月开讲以来,已开展了近200场讲座,被市民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延伸阅读

昔日的周口,创造过“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漕运和商贸辉煌。今天的周口,踏着时代的鼓点,围绕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努力绘就中原更加出彩周口特色添彩画卷!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着力推进“文化周口”建设,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市委、市政府重视周口文化品牌的打造,着力挖掘整合老子文化、伏羲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周口独有的文化品牌,实现景、城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市将周口的历史渊源、城市精神、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浓缩成一条主线——以文化人、以文化城,人以文名、城以人兴,坚持做好“以文化城、城以文兴”这篇大文章,着力打造漕运文化、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创世文化、会馆文化等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与弘扬厚重的历史积淀,坚持积极引导、市场运作、文旅融合,规划建设了一批凸显根亲主题,融教育、纪念、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基地。

在建设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全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谋划了周口大剧院、规划展览馆、文化展览馆、国防人防教育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关帝庙广场提升改造、周口漕运博物馆、市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等“以文化城”项目。

2018年3月,“周口人讲周口故事”文化宣讲活动启动。全市一批在文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为广大市民讲述周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故事,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守正创新,气象万千。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努力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三个中心”建设路径,选取项城市、郸城县作为试点,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三个中心”竞相开花,成为我市一个响亮的品牌。

文化浸润人心,文明滋养城市。

2017年,我市启动“五城联创”,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发的热潮。目前,中心城区创建氛围日益浓厚,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市场秩序明显规范,交通秩序不断向好,文明风尚大力弘扬,市民素质明显提升。

2019年8月14日下午,全市“五城联创”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释放“创则必成”的强烈信号,动员全市上下聚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大打一场“五城联创”的全民战争。

李灵、李高峰、马刚、王梅荣、方志欣、苏秀英……周口英模群体不断扩大。在周口,凡人善举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市持续开展了“道德模范”“周口好人”评选、道德讲堂进基层等系列活动,为全市树立标杆典型,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

一路求索,一路收获,一路高歌。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的周口,正把她巨大的文化存量激活成新的动力,快速追逐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现代梦想。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