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题 > 建国70周年专题 > 本地信息 > 正文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时间:2019-08-28 09:41:26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韩永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在思变中突破、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提质、在稳定中增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实现了由低产向高产稳产的跨越,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实现了历史上最具活力的跨越。农业政策实现了由过去“交皇粮”向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的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由过去靠天吃饭向“旱能浇、涝能排、林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粮田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过去人力加传统农具的传统耕作模式向机械化、集约化的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了由过去家庭小农经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由过去的家庭作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市农业农村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代,在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基础上,坚持以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共建”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产能提升才能确保粮食安全

新中国成立前,对于生活在周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每天能吃上饭算是头等大事。

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土地有种特别的感情。他们热爱土地更爱惜粮食,因为他们穷苦过、饿怕了。“那年月吃不上饭,能吃红薯面馍、杂面饼都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白面馍了。”农民宋铁柱说,“原来的完全靠天吃饭,与现在的生活简直没法比。”

1981年以后,农村实行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的栽培技术逐步普及,农业投资逐年增加,农作物品种逐步更新,粮食产量迅猛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3年后,我市小麦单产580.6斤,总产达50亿斤,小麦生产由低产进入中低产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市小麦单产突破每亩800斤,小麦单产进入中产阶段。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断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小麦单产一直保持在900斤以上,小麦单产进入中高产阶段。

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180.38亿斤,其中夏粮总产106.04亿斤,秋粮总产74.34亿斤,稳居全省第一位。

2019年,全市夏粮预计单产1069.4斤,总产118.4亿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农业全面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贫弱的土地上开出“似锦繁花”

地处中原的周口市,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代,备受“水、旱、蝗、汤”之苦,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市逐步形成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油料、无公害农产品、特色林果、优质瓜类、中药材、食用菌、花卉等八大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基本途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果蔬,加快推进高效种植业转型升级,促进周口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太康、郸城、淮阳、商水等为主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以淮阳、郸城、商水等为主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以淮阳、西华、太康、沈丘等为主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以项城、商水、沈丘等为主的优质芝麻生产基地。以扶沟县为中心,辐射带动西华县、淮阳县、太康县发展设施蔬菜,设施蔬菜面积2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达到130个,全市有6个蔬菜供港基地,面积达到8000多亩。以太康、扶沟、西华、郸城等为重点的优质西瓜和优质小辣椒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和80万亩。

全市优质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3.1万亩,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瓜菜、小杂果等四大主导产业,粮食、瓜菜、油料常年产量分别占河南省的1/7、1/3和1/4。

深化农村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1950年10月,全市土地改革开始,翻身农民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推进生产责任制,农民有了自主权,把剩余劳动力、资金、物资、时间投入多种经营,出现了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收到显著效益。

但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安排部署,2014年9月,我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年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来,我市的一些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开始大面积流转土地。县、乡土地流转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崛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力军。

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周发〔2017〕20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在认真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08年底的783家发展至2017年底的15331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0430家,农业服务型合作社1149家。合作社成员数37万人,合作社统一购进生产资料48亿元,合作社组织销售产品89亿元,辐射带动周边61万户,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从2006年的50多万亩,上升到2017年的291万亩,约占家庭承包耕地的29%。2018年7月份,我市向部际联席会又推荐10家合作社申报国家级示范社,目前国家级示范社37家(新增10家后将达47家)、省级示范社61家、市级示范社409家、县级示范社1280家。

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根据《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精神,市农业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周口市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培育了健康环境,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7年底,全市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达4600家,户均种植106亩,已有4506家家庭农场进行了注册登记,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1009家。目前,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3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10家。

曾经小农作坊现在农业大厂

新中国成立前,在传统的小农经济环境下,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生产经营模式老套,技术难以革新,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小农经济越来越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周口市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农之路,突出抓了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市场开发等几方面的工作,逐步改变了我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组织化偏低等问题,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7家,辐射带动农户45万户,实现营业收入700多亿元。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依托益海、鲁花、天豫、邦杰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市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15个。

农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765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7家、省级示范社61家、市级示范社423家;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达到6036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3家,土地流转面积292万亩。建立益农信息社3394个,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互联网+基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为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市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业融合服务、健全推进机制,做出了具体部署。

2016年,以小麦产业为依托,在沈丘县、扶沟县、太康县、淮阳县、商水县开展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

2017年,郸城县以红薯加工园区为主要依托,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创建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三化一体”的国家级甘薯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先导区。

目前,我市农村产业已呈融合发展趋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在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已经有较好基础。

70年探索充满艰辛,70年发展成就辉煌。回顾周口农业农村发展的70年,尽管艰难曲折,但在有限资源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作出周口贡献方面我市依旧成绩卓著。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周口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中原更加出彩绘就周口添彩画卷。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