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领头雁” 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全国人大代表、沈丘县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
李士强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河南省第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他以富民强村为己任,努力实践“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致富不忘回报乡邻,立足脱贫攻坚主战场,带头支持富裕美丽乡村建设,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只有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
出生在贫困农家的李士强,初中毕业便走向社会。自1976年起,他从淘粪工、搬运工、船工、泥瓦工、乡村推销员,到周口地区经销标兵、业界精英,通过多年的打拼,成为河南亿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为全村致富的第一人。他致富不忘乡邻,常说“自家富了不算富,只有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2012年,他响应省委“千企帮千村”的号召,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把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作为后半生追求的奋斗目标,带领村“两委”成员认真开展调研,为李寨村规划了“调整结构、突出特色、三年致富、五年小康”的发展宏图。
李士强在帮助村民致富中发现,由于村民素质不一、产业规模大小不同,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光靠发展单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无法带动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于是,他利用李寨行政村的区域优势,经过认真调研,探索出一条优化农业生产要素、实施产业脱贫带动、发展特色产业致富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
李士强从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入手,首先投资50万元,成立了养羊合作社,为每一个贫困户提供了本地的特色槐山羊,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至3000元。
为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脱贫致富渠道,李士强又推出“架起回乡创业桥梁、提供创业优惠政策、优化回乡创业环境”三项措施,拿出资金500万元,免息借给返乡创业者,让他们在村里发展产业,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共同致富。这一举措先后吸引了村里26位打工能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村里支持他们办起了李寨“富翔养殖合作社”,为2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分发小羊羔,带动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兴办养殖场;组建“亮剑种植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就业98人,为李寨村脱贫攻坚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些产业带动下,2014年脱贫63户,2015年脱贫89户,2016年脱贫27户,今年最后剩下的29户脱贫后,李寨村将提前一年完成脱贫任务。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全村共同富裕是李士强带领李寨行政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又一举措。围绕“一业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发展规划,李士强带领村民成立了“农产品品牌孵化园”,稳步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绿色有机种植。
如今,“李寨有机西瓜”、“冯营黑土地五谷”、“刘寨石榴”、“无公害蔬菜”、“李寨床上用品”等生态农业品牌通过村办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现在,李寨村56个良种育苗场、60座蔬菜大棚和30亩藕池在兴业脱贫中发挥着更大的支撑作用,7个自然村702户农民的种植结构得以优化调整,村民整体收入明显提升,仅今年“李寨农业发展公司”实施的“千亩无公害红薯”项目,不仅让参与的农户每年得到每亩1000元土地流转费用和年底2500元分红,而且该公司聘用流转土地的110多名村民还参与劳动经营,实现人均增收3200元左右。为使李寨品牌走得更远,确保贫困户和农户稳定增收,李士强个人拿出500万元作为帮扶专项担保资金,成立了李寨黑土地电商平台,帮助商户与农民抵御市场风险。
正是这一系列扶贫措施的实施,不但让贫困户们达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而且使全村人共同走上富裕路,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2700元增长到2016年的8865元,由典型的贫困村跃为当地富裕村。
着力打造美丽和谐新农村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近年来,针对李寨行政村基础条件差、村民文化水平低、脱贫意识弱、人居环境差的实际,李士强在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始终把优化环境、改善条件作为脱贫攻坚的大事要事来抓,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先后通过捐赠、筹措、争取各种帮扶资金9000多万元用于李寨村脱贫攻坚,每年办好精准扶贫“十件实事”,五年五十件实事逐渐补齐李寨村在脱贫攻坚中的短板。五年间,他投资500万元,让村里的死水沟变成了清水河;投资280万元,修建1100米的河道护堤和绿水廊桥,让臭水坑变成了景观道;投资54.8万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采摘长廊、休闲健身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投资700万元,建立天然气站,让普通村民享受到了使用燃气的便利;投资450万元,建成3000亩耕地电气化浇灌工程,农民种粮不再靠天收;投资12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8650米,使水泥路通到了每家门前,为农业生产、村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他还拿出专款,定期邀请市级医院名医来村里为群众义诊,免费发送药品,邀请省市剧团为群众义演,既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数。
汇集精神脱贫正能量
脱贫攻坚既是一项富民工程,又是一项德政工程。近年来,李士强紧扣致富挖穷根、孝善助扶贫、汇聚正能量、倡树新风尚的主题,全力推进精神脱贫。
治穷先治愚。李士强就任党支部书记之初,就以个人名义成立了儿童成长教育基金,用来奖励李寨小学在校学生和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及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还分别投资130万元改建扩建了李寨小学、村幼儿园。另外,为了引进、留住优秀教师,李士强个人还在李寨小学设立了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令李寨小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数量由原来的123人猛增至286人,教育质量由全县倒数第一跃居全县先进。
开展孝善养老是李士强推进脱贫攻坚的又一举措。他先后投入560万元建设中心敬老院,稳步推进全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让全村46位孤寡老人可以安享晚年;对226名7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长寿金600元至3600元,仅此一项,五年间就发放了长寿金124.59万元;对37名五保户,每人每年给予3000元补助,五年间总计发放55.5万元。他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了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2016年,李士强倡导启动了“建设美丽乡村,争做美好村民”系列活动,评选出“最美党员”、“最美村民”、“最美家庭”、“最美好媳妇”、“最美创业者”、“最美教师”、“最美少年”。系列评选活动不但大力宣扬受表彰者的先进典型事迹,而且大大激发了村民们传承文明、弘扬新风、融洽关系、促进和谐及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年来,李士强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在带领李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非凡的业绩。而今的李寨村,基本实现农业种植结构全调整、有劳动能力村民就业全覆盖、贫困农户收入全保障;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两番,成为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工程实施的典范;先后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被住建部等五部门评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被列入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