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题 > 脱贫攻坚专题 > 本地信息 > 正文

郸城健康扶贫“小药箱”解民忧 蒲公英帮杨湖口村民脱贫致富

时间:2018-04-02 09:44:20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

“过年期间生活好,血压有点高了,多吃菜,少吃肉,调理一下。”近日,郸城县张完乡卫生院乡村医生周子才背着装有血压计、血糖仪和日常用药的“小药箱”来到大周行政村60多岁的贫困户周永彦家中,量血压、测血糖、免费送药,还建议周永彦老两口多吃土豆、茄子、海带,少吃肉类。周永彦夫妇感激不已。

“小药箱”曾经是乡村医生的标配。如今,像周子才这样背着“小药箱”的乡村医生再次走进郸城广大群众家中。这一次,他们是带着健康扶贫的使命,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卫计委制定的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为贫困户签约上门服务,全面建立贫困户健康档案,定期回访、因病施策,筛查重大疾病,助力健康扶贫,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该县城郊乡杨楼行政村贫困户刘小丽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受益颇多。刘小丽一家共有5口人,上有患冠心病及强直性脊椎炎的婆婆曹凤英,下有上小学的两个孩子,还有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城郊乡卫生院签约医生了解情况后,耐心地为刘小丽讲解了全县健康扶贫“四提高”“四减免”“两个兜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通过门诊报补、送医送药等健康扶贫政策,为其丈夫减免一部分、兜底一部分,解决了治疗精神病药品的费用,还为刘小丽的孩子捐赠了几百元用来购买学习用品,为其婆婆制订治疗方案,最大比例报销医疗费用,并且由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复诊。如今,刘小丽见到家庭签约医生就说:“感谢党呀,感谢政府,感谢卫生院,我爱人的病好多了,婆婆也能干点轻活了。”

目前,像刘小丽这样在该县未脱贫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依然占有62%的比例,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是郸城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决定性一战。

3月6日,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专门召集全县卫计系统召开健康扶贫暨妇幼重大公卫项目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健康扶贫一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收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以便对健康扶贫政策再逐一完善,促进工作开展。

据悉,该县在前期健康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又出台了《郸城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和面向全县百万群众的《郸城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首先进行常规体检,建立健康电子档案,现场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疗意见,让群众在家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贴心医疗服务,为群众全面享受健康扶贫惠民政策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包含非贫困户共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5.6万户、67.8万人,签约率50.2%。

该县卫计委主任付登霄介绍,今年,郸城县将继续深化医改,完善区域医联体,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通过县级医师到基层坐诊,开展临床带教等方式帮扶基层提升业务能力;通过远程会诊、大医院专家对基层疑难病症定期会诊,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同质化服务。①2

本报讯 (记者 李瑞才) 近年来,鹿邑县杨湖口镇通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实施政府引导、公司铺路模式,大力发展蒲公英等中药材种植产业,深挖 “三农”潜力,为广大村民开出“良方”,实现了贫困群众迅速脱贫摘帽奔小康。

小小蒲公英真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带着疑问,记者决定一探究竟。当年轻的“外乡人”王潘潘应约来到镇政府,大家都不敢相信,她就是发现了杨湖口镇这片中药材种植“红海”、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现年31岁的王潘潘是安徽亳州人,生于中药世家。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潘潘到杨湖口镇收购蝉蜕。细心的她想到杨湖口镇距药都亳州仅有30公里,如果在这里大规模种植中药材,自己不仅有了固定的供货基地,还同时能带动当地的群众脱贫致富。2014年麦收后,她从当地取了土样,自己出钱到亳州的专业机构化验。当拿到“土样松软,各种矿物质丰富,适合蒲公英等根茎类中药材种植”的化验结果时,王潘潘便下定了在杨湖口镇规模种植蒲公英的决心。

政府引导,精心培育中药材基地。受传统观念影响,当地群众当时并不愿意种植中药材。王潘潘采用先带动、后发展的方法,自己租地示范种植,并说服有闯劲的年轻人小范围种植。她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承诺回收中药材。得知王潘潘推广种植蒲公英时,因病致贫的杨湖口镇李楼村村民李永杰,承包了50亩地种植蒲公英,没想到当年就取得了20多万元的净收益。

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周边村民纷纷登门“取经”,踊跃报名加入种植行列,并相继成立了中昂药材、浩鑫中药材等10余家专业种植合作社。王潘潘以市场为导向,集群众之力,迅速联合这10余家合作社共同成立河南省广进源中药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以蒲公英为主的种植、收购、茶品深加工等贸易业务。

杨湖口镇党委、镇政府同时跟进,积极引导企业与农户对接,倾情做好服务,建立班子成员分包帮扶企业制度,实行“一对一”“一对多”服务,还专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办公室,既让企业租赁土地方便、快捷、高效,又防范风险,充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企业为媒,脱贫路上决不落一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仅是政府的事,王潘潘在成立广进源公司之初,就下决心要配合政府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脱贫致富,不让当地的任何一个贫困群众在发展中掉队。通过积极与政府对接,王潘潘采用“公司+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运作模式,对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公司免费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承诺回购。对于无劳动能力,不愿种植药材的贫困户,公司积极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有条件贫困户到公司就业,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

“蒲公英一年播种,多年收益。蒲公英叶、茎、根都是宝。此外,用蒲公英炒制的茶叶具有特殊药用和保健价值。”用蒲公英炒茶致富的村民王存良告诉记者,他和王明杰合作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蒲公英。为进一步提高蒲公英经济价值,经政府牵线和王潘潘的介绍,二人购进20万元的炒茶设备,花重金邀请福建炒茶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做起了蒲公英茶的产品开发。目前,二人的炒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杨湖口镇,像王存良这样的炒茶户,还有三四家。

“我们通过合理配置各种中药材种植资源,避免盲目发展和内部恶性竞争,并利用公司的集中优势,从资金、种子、技术上帮助种植户,抱团发展高效农业,助推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该镇党委副书记孙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仅王潘潘的广进源公司就拥有广进源种植和聚英堂种植两个品牌,流转土地7000亩,下属农户散种土地995亩。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杨湖口镇从事中草药种植和蔬菜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近600亩,带动7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1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7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