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精准脱贫“大合唱”
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迈入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
2017年实现脱贫,是沈丘县委向省委、市委和全县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
如何发挥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落实好县委重大决策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
“聚焦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启动以来,沈丘县人大常委会以突出“五个强化”为抓手,以落实“五项措施”为主线,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务实高效推进,活动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出“五个强化”,激发代表活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汇集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的智慧与力量,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是人大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去年以来,沈丘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五个强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带动全县1900多名人大代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顺利实现2017年“脱贫摘帽”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进实施。县、乡两级人大机构分别成立了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人大主席团主席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各行政区活动开展。同时分别制订了相应方案,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发倡议书等形式,把各级人大代表思想统一到脱贫攻坚上来,坚持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代表履职重心就延伸到哪里,引导代表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三是强化组织谋划,规范活动开展。对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按级别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全县共混编县级代表小组23个,乡镇级代表小组142个。制定活动规范,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行动指南”。四是强化机制创新,夯实制度基础。建立了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健全反馈交办机制,构建区镇两级分类限时交办机制,让活动开展有实效、得民心。建立了督导工作制度,常委会领导和联系的相关专工委组成5个督导检查组,不定期对联系乡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及时与代表进行沟通、整改,确保活动顺利推进。五是强化示范引领,增强代表活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殷晓春,副主任程晓燕、马建军、闫开兴、路轲等率先垂范,带头参与代表小组活动,严格按照县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活动月期间坚持“六天二夜”吃住在村,做到了在行动中推动、在行动中完善、在行动中示范,用实际行动传导压力,激发动力,为全县各级代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效推动了活动开展。
创新活动载体,推动脱贫攻坚开展
沈丘县人大常委会围绕群众脱贫致富,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代表群众、代表监督、帮扶群众着手,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建立“联系群众”新机制,扎根脱贫一线。按照每个选区的人大代表联系本选区的原则,结合各个代表帮扶工作实际,规定县人大代表联系3户贫困户,乡镇人大代表联系3~5户贫困户。要求人大代表要经常深入贫困村、户,实地了解贫困家庭状况、致贫原因等,积极开展各项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共走访群众6万多户次,走访贫困户14000多户次。
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确保活动质量。由县财政拨付专款为全县乡镇的代表联络站、代表小组活动室配齐会议桌椅、办公设备,确保活动有阵地、履职有平台、活动有经费。同时,通过坐班接待群众、发放选民联系卡、代表分片调研、与群众结对帮扶等方式,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服务作用。
丰富“代表群众”新内涵,提高工作实效。脱贫攻坚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那么在活动中,人大代表如何把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全局利益“代”出来,如何把群众心中脱贫攻坚的话语“表”出来?沈丘县人大以征求脱贫帮扶工作意见建议为突破口,围绕贫困群众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帮扶政策落实、干部作风转变 、代表建议办理、后续保障措施落实等内容,组织代表深入贫困村和贫困家庭开展走访、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提出有关建议4000多件,已办结3600多件。
紧扣“代表监督”新内容,督促问题整改。围绕县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组织人大代表对脱贫攻坚工作及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主动出招发力,在监督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危房改造、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对民生项目精准实施、民生资金精准使用情况的监督。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安排涉及脱贫攻坚的议题,连年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脱贫攻坚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推出“帮扶群众”新举措,助力脱贫致富。沈丘县人大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智力、行业和资源优势,积极动员代表力所能及地参与扶贫济困工作,通过开展“温暖工程”、结对帮扶、爱心捐赠、医疗扶贫、金融扶贫等,共同凝聚起关爱帮扶贫困群众的磅礴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李士强,多年致力于村民脱贫致富,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用于扶贫项目实施,走出了一条“产业进村、项目引领”的全新精准扶贫之路。省人大代表、周口凯旺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刚,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在沈丘9个乡镇建成17家“扶贫车间”,帮助1952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脱贫。截至目前,沈丘县各级人大代表共开展帮扶活动3000余次,捐资捐款达900余万元,为贫困村、贫困户做好事实事1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