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五养”模式破解特困人员养老难
如何“啃”下农村特困人员脱贫、养老这块硬骨头,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太康县探索推广的“五养”模式——居村联养、集中供养、邻里助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逐步破解这道难题,让每一位特困老人都有了自己的温暖归宿。
在太康县符草楼镇槐寺村居村联养点,乡里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正在给老人们进行体检,像这样的体检每星期都会进行一次。
联养点村民岳恒高高兴的说:“看看我们有什么病没有,给我们测量血压、检查心脏。”
今年86岁的岳恒高老人,是村里的五保户,以前一直独自居住。2018年,槐寺村利用村里的废弃院落,重新装修,添置设备,建设了居村联养点槐寺村幸福园,岳恒高和其他28名孤寡特困老人一起入住幸福园,每两人或者三人一个房间,房间里还配备空调,统一购置了医用床,统一床单被褥。
联养点还聘请了专门的厨师,配有固定的菜谱,一周七天不重样。岳恒高满意的说:“一天三顿就是按照时间,菜打到碗里,馍递到手里,住的卫生条件好得很,一天打扫几回,我在这很幸福过的很好。 ”
居村联养,是太康县探索的一种养老新模式。利用农村的旧村室、闲置学校等资源,打造小型养老院,从而解决本村及附近村庄特困老人的就近养老问题。养老点所需费用由村集体、乡财政、民政划拨的资金以及社会捐助的部分资金共同承担。
太康县符草楼镇槐寺村居村联养点村民周云祥表示:“这叫老年人享福的地方,来到这老人确实从内心的感到很不错,每个人都很高兴。”
太康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新表示:“每入驻一名特困老人,给予奖补资金一万元,同时为特困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的生活费,让他们在这里住得开心,生活得舒心。”
有劳动能力、能照顾自己的特困老人来讲,在家门口的联养点就能够安享晚年。但是,对于那些失能半失能的特困老人来讲,居村联养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养老要求。太康县又启动开展了社会拖养模式。组织规模大、条件好的医院建立医养结合养老院,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提供住院、护理、生活照料等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每接收一名老人,县财政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在太康县济民骨科医院就接收了129特困老人入住。
太康县济民颐养家园老人刘文喜表示:“在这吃的不愁,花的不愁,穿的不愁,集体养老,俺这屋里两三个人,谁有头疼发热,立马能知道。”
太康县济民颐养家园护理部主任孔雪艳表示:“我们为老人配备的有医生,有护士,有康复技师,当老人身体出现状况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得到免费的医疗救治,让老人在这里住的舒心。”
从2017年以来,太康县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全面摸排全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现状,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创新实施居村联养、集中供养、邻里助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五养模式”。截至今年6月份,全县共改造建设22个乡镇敬老院、27所医养结合的社会托养机构、157个居村联养点。全县9721名农村特困人员实现供养全覆盖。
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表示:“2019年,我们计划在扩建85个居村联养点,十个社会托养点,在吸纳一万名左右的农村留守老人享受五养模式,真正通过五养模式,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实现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小康路上,没有一个人掉队这样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