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题 > 脱贫攻坚专题 > 上级信息 > 正文

贾西村解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7-10-10 11:15:44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车出高速,道路蜿蜒,满目皆山。走进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听到最多的是大山之变——

荒芜的石山绿了。从山顶远眺,漫山遍野的刺梨树绿得醉人,金黄果实点缀其间,村在林中,家家户户庭院“长”在绿中,俨然一幅现代版桃源美景。

沉睡的大山“活”了。每天从早到晚,山坡间、山路上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欢声笑语回荡,村里难找闲人。

谁曾想到,几年前的贾西村,还是乌蒙山区一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3.8%。

谁又曾想到,今天的贾西村,已退出一类贫困村,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预计超过9000元,立志要摘掉“贫穷帽”。

这么大的变化,动力源在哪儿?

找对路子,脱贫压力变动力

“山高路陡石头多,种一坡才收一箩。”山多地瘦,是贾西村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

村里25度以上坡耕地占了一半,石漠化面积达20%以上。2014年,全村2084人中就有贫困人口690人。

“辛苦干一年,挣个油盐钱。”58岁的贫困户翟玉克回忆,脚下石头地,背后是石山,家里7亩地分成13块,一年一季苞谷,还要看天吃饭,一亩收四五百斤,赚不了多少。

为了生存,村民们向荒山要地。播苞谷、种土豆,土越翻越薄,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年复一年。

绵延的大山犹如道道屏障,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怎么脱贫”成了贾西村人一块心病。

“要脱贫,必须上产业!”村支书龙涛说,这些年,村里种过白菜,搞过养殖,可都是小打小闹,没成气候。“路子不对,憋多大劲也使不出来。”

2013年,返乡的“煤老板”聂德友带回一条信息:刺梨在外面很畅销,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800多倍、柑橘的50倍。“这不就是家乡山上的野果子吗?”

老聂进一步考察发现:刺梨耐旱、耐瘠薄,又保水保土,适合石漠化山区生长。而且1年种植,3年盛果,能收获三四十年,一亩年收入近4000元,效益可观。

苦熬不是办法,苦干要走新路。刺梨,给深度贫困的贾西村带来一线生机。

干!2013年8月,老聂拿着80万元的刺梨苗,信心满满回村租地。一听说种刺梨,许多村民都怀疑:“你是不是脑壳有问题?”“刺梨能顶饭吃?”“卖不出去咋办?”

好说歹说,3000亩刺梨苗种了下去。可来年春耕,村里人还是觉得苞谷、土豆实在,刚种的刺梨苗被犁了个精光,老聂气得在家躺了4天……

产业遇到难题,干部也有脱贫压力。

决战贫困,最大的扶贫是发展。“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强战斗堡垒,才能带领群众走上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脱贫新路。”镇党委书记蒋文刚说。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刺梨产业保生态、富口袋,路子没错。

改变“单打独斗”,盘关镇以贾西村为核心区,联合海坝村、茅坪村等7个贫困村,组建天富刺梨园联村党委,成立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国企宏财聚农投资公司参股介入,组成天富刺梨产业园区。7个村级合作社各自成立党支部,并作为分社加入总社,形成“公司+总社+分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新模式。

瞄准产业解难题,有了抓手,干部压力变动力。盘关镇派出7个工作组,50名镇干部到12个村小组“包山头”,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

“农民心里都有本账,不吃亏、有利益,产业才能落地。”龙涛回忆道,那段时间天天跟村民一起算细账:你自己种苞谷、土豆,1亩地也就挣400多元,还没算人工;入股合作社,1亩地每年保底400元,还可以到园区做工……

院坝会、家庭会,大小会开了上百次,嘴皮子磨破,人心焐热了。

“干部说得在理,咱还能不信?”71岁的贫困户牛福香,老两口打理8亩地。“施肥要走2里地,都是用背篓一点一点背,年纪大了,背不动了,背一路歇一路。”2015年,全家的地入股合作社,一年分红3200元,老两口还在园区干点清闲活儿。

党旗引航脱贫路。越来越多的村民相信“刺梨也是致富果”,把地交给合作社。

聂德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老板要入党了!”成了村民们热聊的话题。

老聂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组织干,发展才有底气。

联股联心,帮扶外力生内力

2015年,盘州所在的六盘水市推开“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一石激起千层浪。

联产联股联心,贾西村584户1691人入股村级合作社,入股率达81.1%,其中120户贫困户258人全部入股。

地还是那块地,干活的感觉却不一样了——

村民身份变了。过去是传统农民,现在是“股份农民”“产业工人”,刺梨成了自己的产业。

土地收益多了。第一阶段刺梨产生效益前,以耕地每年400元/亩保底分红;第二阶段刺梨产生效益后,采取“保底分红+二次分红”模式,按照参股股比分配利润,园区占85%、农户占10%、村集体占5%;还有务工收入,园区每天平均400人务工。

村集体经济活了。贫困群众有了稳定脱贫出路,园区有了可持续发展产业。

脱贫产业,能不能黏上贫困户?

精准扶贫政策跟进。贫困户每户5万元“特惠贷”,1万元扶贫资金,量化折股到合作社,一年分红3000元;还可以优先在园区务工,每天至少50元收入。

“过去给别人打工,现在干‘自家买卖’。”每天早上7点,三组贫困户徐小娣准时到园区上班,老伴任德芳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她成了家里的“支柱”。任老汉每天在家收拾屋子,给她做饭。

“男人打理家务,不怕村里人笑话?”

任老汉笑答:“好汉不能两头齐,顾得东来顾不了西。现在她是家里的‘好汉’,我也不能睡懒觉,靠双手过上好日子,不丢人!”

任德芳打开自家的小资料袋,有股权证、分红本、务工工资单。“我这个特惠贷,贷了5万,一个季度分红750元,已经分了两次;6亩地入股分红,今年3月领了2380元;这是务工的工资1170元。一年下来,箱底里还能有余钱。”

七组贫困户蒋美芬,63岁,老伴身体残疾,靠种田为生,日子艰难。去年6亩地入股合作社,轻松起来的蒋美芬在园区负责锄草、下肥,“干得动就去,一个月去十五六天,也能挣七八百块。”

销路不愁了。平台公司建起20万吨刺梨汁生产线,合作社种的刺梨,按每斤2元的价格订单收购。

资金不愁了。建基地,聂德友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去年初资金链差点断裂。关键时刻,平台公司入股,解了燃眉之急。

技术不愁了。平台公司请来技术顾问,1亩刺梨密度110株,种到多深、啥时候施肥,都有讲究,实现标准化种植。

联产联建,打破区域界限。平台公司经理封盛权说,公司负责深加工、销售,发挥龙头优势;总社统一资金、种苗、技术;分社组织农户种植、管护。一条全产业链,让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带领群众抱团脱贫。

改革通过股权纽带,把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企业的利益捆绑起来,分散的人、地、钱集中起来,脱贫产业步入快车道。

短短3年,园区刺梨面积发展到3.1万亩,覆盖8个村3498户9446人,其中贫困户423户842人;去年产业带动人均增收3940元,257户685人稳定脱贫。

握指成拳,攻坚合力激活力

路子对了,机制顺了。扶贫力量握指成拳,优势兵力劲往一处使。

一个刺梨产业园区,整合扶贫专项资金2450万元,扶贫特惠贷款1.7亿元,土地整理项目1150万元,财政、银行、社会等各种资金综合发力,发挥更大效益。

刺梨产业“上路”,贾西村又琢磨新问题:刺梨3年盛果,前两年咋办?

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产业引向林下、空中。

林下套种中药材。聂德友自己钻深山、挖种子,通过驯化培育,在刺梨树下种出野生地参,还起了个霸气的名儿“野地参天富1号”。不久前,一个中药材现场会在贾西村召开,不少厂家看好这里的道地药。“1斤能卖10元,一亩地收益至少2000多元。”老聂很兴奋。

空中养殖蜜蜂。山里环境好,处处是刺梨花、中药花。按现在的野生蜂蜜行情,1斤能卖到150元,一箱蜂年收入3000元。

贫困户任广卫,当起了养蜂基地“看蜂”人,早上8点上工,晚上6点下工,中午休息两小时。他说:“一天工作8小时,和城里上班的一样。村子现在变美了,生活甜得像这蜜。”

走进刺梨产业园,一幅立体农业图景展现在眼前:刺梨树下是绿油油的中药材,坡上是一个个红黄相间的蜂房,地参面积2400亩、鱼腥草2000亩、凤仙透骨草300亩,养蜂规模达到500箱,1亩地长出几亩的效益。

产业兴了,山村活了。

72岁的老党员任德旭说,没想到石山能长出“摇钱树”,没想到柏油路一直到山顶,没想到自来水流进每家每户……“凡人用了心,黄土变成金”,“三变”带来了“十八变”!

31岁的聂由康,去年毅然返乡。“过去在外地鞋厂做工,一年干6个月,除去开销,挣不了几个钱,还要忍受难闻的气味,身体受不了。”如今,他成了园区领班,在家门口就业,一家三口小日子越过越带劲,“去年收入3万,今年5万没问题。”

这两年,贾西村1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家乡亮了,心气足了。

69岁的牛福香当上村里的环卫工,他感叹,现在全村房前屋后不留渣、庭院内外果蔬花。家家卫生都要“摆出来”,比一比、赛一赛,一年积分120分,得分高的免垃圾费,得分低的多交钱,还要“曝光”,脸面不好看。

绿起来的大山成了资源。贾西村也有了新规划。

“不仅做立体农业,下一步还要在山下鱼塘开农家乐、搞农家游。”龙涛说,有了资金注入,园区的机耕道、水池、旅游观光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打造农旅一体化的纯自然生态园。

“这可不是天马行空,村容村貌大变样,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又有刺梨园支撑;沪昆高铁通车了,高铁站离村子只有20多公里。”龙涛说,贾西村发展农旅的区位和自然优势都明摆着。

据介绍,到2018年全村刺梨产量可达1000吨,年纯利润将突破500万元,入股农户可获二次收益分红50万元以上,覆盖的村集体可分红25万元以上。“明年园区准备购买中巴车,以后农民可以坐班车去上工了。”

发展起来的问题依然不少。“中药材市场怎么扩大?”“刺梨品牌能不能叫响?”“旅游产业钱从哪来?”……但聂德友相信,大家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坎。他忙得更欢了,每天早上天没亮透,就起来开着皮卡车去“巡山”,一路安排着当日的工活,黝黑的脸上总挂着笑……

曾经荒芜的石山,已是满眼的绿。这绿色,见证了贾西村人的勤劳,孕育着大山里的希望。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