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题 > 脱贫攻坚专题 > 上级信息 > 正文

新密:以扎实的脱贫成果奋力实现乡村振兴

时间:2018-09-29 10:01:11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与发展之路上,没有掉队的贫困者,只有奔上小康的致富人。

新密,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思路开展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将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到目前,该市省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07户16354人中,已脱贫3672户15967人。

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以扎实的脱贫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新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努力前行,在中原更加出彩的道路上全力奋进!

党旗飘扬引领扶贫

扶贫扶志扶精神。在新密,根据该市袁庄乡乱石坡村脱贫攻坚的真实故事而创作的大型现代扶贫戏《春暖乱石坡》在城乡巡回上演,总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它真实再现了驻村第一书记在郑州、新密两级扶贫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扑下身子与两委班子一道克服种种困难发展特色农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

脱贫工作,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在新密的脱贫攻坚过程中,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该市市委、市政府坚持“融入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形成党建统揽、各方参与的脱贫攻坚格局。

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农村、社区入户走访、调研座谈,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带动了全市4.8万名党员干部投身扶贫攻坚的热情。先后印发《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等工作专案20多个,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推行“4+5”组织生活模式,规范“7+N”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帮扶单位深入联建村,共同召开脱贫攻坚专题组织生活会。用好“第一书记”,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脱贫责任组的作用。制定管理办法,建立召回、选派、问责和关爱机制,推动驻村帮扶一步一个脚印。

五措并举精准扶贫

“光伏发电,俺一个月就能拿到1000多块钱。”新密市袁庄乡槐阴寺村贫困户徐振江说,通过金种子扶贫贷款引来的光伏发电项目,他平生第一次有了固定的家庭进项。

和徐振江一样,在新密他们都能得到扶贫帮助,但方法各有不同。新密扶贫不搞大水漫灌式,而是创新了“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

转:全市以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为重点,创新开展企业岗位订单、待岗人员名单、政府培训菜单“三单联动”技能培训,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扶: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实施“扶贫+旅游+园区+金融”综合手段,利用旅游景区和产业园区,“整理”出近2万个就业岗位用于扶贫,并建立2000万元风险防控基金池,撬动信用贷款资金2亿元,发放贷款17698.19万元。

搬: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新密先后启动14个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和在建移民住宅安置房1万余套,搬迁贫困群众2.4万人,按照“五通七有两集中”和“1+25”的规范配套标准,让贫困群众享受与城市社区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保:通过低保进行兜底。对符合条件的309户1222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对残疾贫困群体采取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或发放特殊生活补贴。发放各类助学补贴5300人次334.3万元。

救:对突发意外致贫返贫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累计发放《贫困户健康保障证》7453本,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措施的全覆盖,全市已享受“四免一减”惠民政策贫困患者2962人次。

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新密还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协调推进的路子。

以项目为总抓手,新密推进涉农项目65个,完成投资11亿元,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7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7.9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865元、增长8.1%。

围绕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白寨、曲梁、岳村、刘寨4个乡镇纳入郑州都市生态圈,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环城都市生态农业4.3万亩。启动建设总面积106000亩的72个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园区路网、灌排、农业装备、生态环保四大体系基本建成,林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累计流转土地15万亩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知名农产品品牌29个。大力推进农业可追溯标准化生产,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8个。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拥有农家乐260家、休闲农庄38个、农业精品旅游线路3条。

同时,新的交通路网体系打破了新密主城区“依山而建、狭长小城”的历史格局,城北打通富民路、新北环,东西横穿北部山区,县域南部新修国道343,贯穿南部山区,城乡南北密州大道连接,打造了主城区南北9个乡镇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近30万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变。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1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7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