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砺初心
墙壁上自绘的水墨山水意境幽远;床前一张古筝朴素典雅;书桌上的书籍整整齐齐……7月15日,记者在上蔡县邵店镇高李村村委一间10余平方米的小屋看到,省委宣传部驻该村第一书记李佩阳把自己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一米七的个头,浑身上下散发着智慧靓丽的气息,这个“气质如兰美如画”的80后女孩,在这里已经工作了600多个日日夜夜。
2017年11月7日,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偏远的乡村,李佩阳还记得刚来时碰到的难题:说的没人愿意听,做的没人愿意信,对贫困群众不了解,扶贫工作如何开展?殊不知,李佩阳在心中开始绘起一幅扶贫“水墨图”。
时值寒冬,中原大地冷风瑟瑟。早上6点多,李佩阳就搓着手、哈着气出门了,她要赶在村民们没出门前逐家逐户走访到。
高李村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人口4760人,彼时,仍有贫困户68户234人,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村大、户多、路差、人穷……有人给李佩阳“支招”:离得近的多去,远的少去,贫困户的情况都差不多,不碍事。
李佩阳可不这么想。她白天走访调研,和乡亲们拉家常,晚上回支部写日记、理思路,用近两个月的时间,踏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沟沟坎坎。
没过多久,一张“高李村脱贫致富规划图”诞生了:在村委办公室的墙上,一张翻拍的高李村卫星地图色彩斑斓,上面不仅用多种颜色标注出了低保户、残疾户等各类贫困户的家庭住址,还勾画了高李村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正是这张被李佩阳不知道用脚丈量了多少次才绘就的规划图,拉近了她跟高李村乡亲的距离。
眼见着这个城里的“丫头”就像自家的“闺女”,大伙的心也滚烫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积极为高李村的发展建言献策,这些都被李佩阳用虚线标注在地图上。“等这些规划落地了,再把虚线画成实线。”李佩阳说。
给群众办事,绝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而是要诚心诚意、实打实做。大伙儿对干部的评价标准就一个——能办多少实事儿。
为此,李佩阳常常辗转难眠。“如果不尽快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那规划图画得再漂亮也无用。”
2018年,李佩阳争取扶贫资金100万元,先期建设了7栋共40亩地的现代化蔬菜大棚,还优先吸纳30余名贫困群众务工,每人每天60元。高李村群众开始了“吃租金”“赚工钱”的新生活模式,也是从那时起,村集体经济第一次有了7万元的收入。
但就在去年,村里近百亩小黄姜遭遇了“滑铁卢”。第一时间,李佩阳在朋友圈、微信群发起了售卖信息,当起了高李村小黄姜的代言人。新乡一家食品企业看到后,当即打来电话要求先订购4000斤。紧接着,李佩阳又托熟人、找关系,甚至亲自上门当推销员,先后联系了多家食品企业与高李村签订长期收购协议,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从此,她又多了一个“卖姜书记”的头衔。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如何加强基层党建,让高李村致富奔小康有自己的“主心骨”?李佩阳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为此,她努力学习焦裕禄、廖俊波、黄文秀等人的先进事迹,这些人犹如一盏盏明灯,一面面旗帜,给李佩阳以深深的启发。
给村里每个党员干部配发党徽,带领大家学党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已经模糊的党员身份意识重新清晰起来。2018年7月1日,李佩阳带领高李村全体党员到有“小延安”之称的确山县竹沟镇,在那里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不仅要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还要让和谐文明之风劲吹在高李村的村头:组织爱心人士来高李村小学开展助学;联系驻马店市骨科医院专家义诊送药;组织村里的留守孩子去老乐山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一件件小事彰显着无声大爱。
路通了,灯亮了,景美了,一天天过去,昔日的高李村渐渐露出了“俏模样”:道路两旁的主题墙绘与鲜艳的月季、石楠相映成趣;新建的村委办公楼即将竣工;修葺过的村中心广场吸引了众多村民休闲、健身……
平凡砥砺了初心,岁月擦亮了使命。现在的李佩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高李村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