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周口党史 > 周口老兵 > 正文

70年“不能说的秘密”

时间:2021-02-03 09:29:59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韩永杰

抗美援朝老战士徐汝深
       核心提示:
       你有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吗?如果有,你藏了多久?如果这个秘密是你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你还能藏得住吗?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把“不能说的秘密”埋藏在心底,一守,就是70年。
       1950年,一批优秀中华儿女跨过鸭绿江,冒着枪林弹雨,不惧生死,保家卫国。徐汝深(在家乡用名徐大红)就是其中的一员。徐汝深在战场上不怕苦,不怕牺牲,坚韧乐观。他虽不是党员,但总是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今离开战场70多年,还是位本色老兵。
       1月13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徐汝深在家中找出了心爱之物—— 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还有几张老照片,照片上的他,一身戎装,意气风发。
       青葱岁月 毅然参军
       徐汝深1935年出生于周口市商水县舒庄乡汾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读书时就想当兵,也喜欢看军事方面的书。1951年3月31日当地征兵,政府还没动员,他就主动找乡长要求参加抗美援朝。他要当兵的事情,父母都知道,没有阻拦他。当时,只有16岁、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他即使知道去打仗也不害怕。从商水出发,他随大部队到东北辽西开原训练了三个月,学习如何打仗。期间,他因聪明伶俐、记忆力强,到团里给首长当通讯员。徐汝深自豪地说:“漆黑的晚上,别人一出门容易迷路,我出门不迷路,方向感很强。”
       实际上,在徐汝深的记忆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老歌中所承载的那段历史,是沉甸甸的,也是“不能说的秘密”。
       过鸭绿江 命悬一线
       1951年7月,当时的人们还穿着单衣服,徐汝深和战士一路小跑,戴着伪装帽,晚上从桥上跨过鸭绿江。让徐汝深现在还印象深刻的是,途中他提着水瓶,突然美军的照明弹打了过来,亮如白昼,一瞬间他不适应倒向桥边,幸亏参谋长一把抓住了他,要不然徐汝深那天晚上就有可能掉到鸭绿江里了。
       一路上十多天的长途奔波,白天敌军飞机轮番轰炸,志愿军只能隐藏在树林里,白天休息,晚上行军。徐汝深当时跟着首长当通讯员,每晚负责把宿营报告送到司令部,同时也往前线送汽油、炮、车、机油、柴油、黄油、弹药、吃穿等方面的后勤补给,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
       跳上坦克 扔下炸弹
       徐汝深回忆说,有一次行军途中遭遇美军阻挡,当时他的战友已在山上隐蔽。山很陡,美军坦克耀武扬威开到公路要道口。司令部从各个营里挑选出动作机灵、身强体壮的战士,组成尖刀班,每班10个人。他们藏到山里,看到有坦克车路过,就把四五个手榴弹捆在一起,跳到坦克车上,揭开坦克车盖子,把手榴弹扔到坦克车里面。由于一侧是山沟,坦克车不好调头,进退两难,敌人只能等着被打。志愿军战士的战术非常高明,最终炸毁了10辆汽车和8辆坦克。不幸的是,那些尖刀班的战士也英勇牺牲了。
       传递情报 智斗特务
       徐汝深在团部当通讯员,平常送信摸黑需要走山路,一晚上最远跑四五十里地,不仅要留意是否有飞机,还要提防着特务,地上还可能有地雷。有次往司令部送情报,他突然遇见了一个特务。那个特务正在山坡发信号指挥飞机轰炸。特务从山坡上跑下来想抓住徐汝深,徐汝深也很警惕,立刻朝特务开了一枪,特务听到枪声就吓跑了,徐汝深成功把情报送到了目的地。他就是凭着这股机灵劲儿,多次出色完成了首长安排的任务。
       吃把炒米 啃把冰雪
       电影《上甘岭》中,志愿军在坑道里艰难吞咽压缩饼干的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徐汝深是后勤部队,也和前方战士一样艰苦。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白天隐蔽防空,夜行昼伏,有粮食也难以生火做饭。后勤补给困难时,志愿军战士只能吃炒面、炒米、压缩饼干。徐汝深回忆,国家给志愿军战士送来的压缩饼干,大家都咬不动。志愿军战士就想办法,在饼干外面包一层油料纸,在地里埋一段时间,让地里的水分使饼干返潮。也有人实在太饿了,一口咬下去硬吃,后来不少人患了牙病。
       看过资料照片的人对志愿军战士身上斜挎着的布口袋有着深刻印象。这个布口袋就是干粮袋,志愿军必须靠这个口袋里的干粮维持生命。志愿军战士平常吃的多是炒米。出发前,每人在脖子里套八斤重的炒米袋,饿了开口就吃,渴了就喝沟里的水,有时也会抓起地上的冰雪吃起来。徐汝深回忆,晚上炊事员做饭,听到敌机来袭,赶紧把锅盖住,等敌机走了再继续做饭,一顿饭要做好几回。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朝鲜零下三十摄氏度,大雪天志愿军战士待在防空洞里,后方送来的土豆、鸡蛋都上冻了。有的人实在太饿了,就直接啃起来。有的人会在身上暖暖再吃。说到这里,徐汝深坚定地说:“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志愿军战士都不怕死,当兵别怕死,怕死别当兵。”
痛失战友 梦里常念
       “太惨了,想哭。我最近看到《跨过鸭绿江》中战友牺牲的画面,总是会流泪。”徐汝深告诉记者。1951年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徐汝深和首长在三八线以北打扫战场,太阳都被烟尘遮住了。志愿军下了战场,他们的脸都是黄巴巴的,耳朵里轰轰响,像刮风似的,半个月才缓过来。
       跟徐汝深一起去朝鲜的战友,当时负责主食副食仓库,整个班12个人都牺牲了,2营司号员董国顺在行军路上也被飞机炸死了。徐汝深用水把他的身体洗干净,重新给他穿好衣服,亲手把他埋在朝鲜一个山坡上,还找个大石头作标记。后来,他们营里牺牲的战友几乎都埋在那里。徐汝深表示:“如果有条件去,我还可以找到那个地方。”
       徐汝深和董国顺是老乡,他们关系很好,加上通讯员和司号员同吃同住,他们更是成为了最好的战友。董国顺牺牲之前,徐汝深曾替他给爱人写信。徐汝深现在依旧清晰记得董国顺是在1952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清晨被炸死的,当时牺牲时董国顺只有18岁。徐汝深从朝鲜回来将近70年,每到八月十五都会梦见他,想到他的样子,徐汝深的眼泪情不自禁落了下来。
       九死一生 脑袋受伤
       上了朝鲜战场,生死是寻常事,徐汝深也不例外。有一次大白天徐汝深送情报,当时也胆大了,听见敌人飞机声音就立即防空,找个沟隐藏起来。别人防空都是趴地上不动,顾头不顾屁股,徐汝深防空都是脸朝上,两眼瞪着飞机,脚蹬着背带准备用步枪打飞机。这时,飞机炸弹落到近处,炸弹皮崩到了他头上。徐汝深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当时他头部受伤严重,差一点伤到大脑神经。徐汝深脑袋受伤后,利用身上的急救包,立刻包扎住额头。随后,他被送到32分院。自那以后,徐汝深就开始喝补脑液,战争回来后头依然很疼,补脑液就没断过,直到20年前,他的头才不疼。
       战场归来 坚守“秘密”
       “我虽然没入党,但也为共产党出力了。”徐汝深激动地说。徐汝深虽然不是党员,但70年来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几十年来一直都在建设祖国,为祖国作贡献。
       1998年春节后,徐汝深、王海彬等10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复员军人组成了一支老复员军人集市义务管理队,每天徐汝深早上骑行7公里到舒庄乡集市上值勤、清理垃圾、打扫街道卫生、维持市场秩序。他们不图名、不图利,除了雨雪天气外,每天都坚持工作。这支老复员军人集市义务管理队一直坚持了12年,直到后来有的队员身体状况不佳才解散。老复员军人集市义务管理队解散后,徐汝深就坚持每天在村里扫大街。一部诺基亚手机,老人用了20年,中间没有换过手机号。他是真正的英雄,那种对信仰的坚守已经深深地注入了他的心中。
       说起这样做的原因,他说:“马列主义对我影响很大,观念已经深深钻到脑子里了。”
       徐汝深回忆,朝鲜战争结束回国时,首长安排说,必须在极其苦难的情况下才可以向政府申请援助,也不要轻易和别人讲述战场上的事情。虽然时间已过去70年,首长的话徐汝深不仅记得,还做到了。徐汝深谦虚地说:“我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咱保持自己的荣誉,你有困难,若你们村里还有比你更困难的,别人也向政府要救助咋办?”徐汝深不因自己是老战士就应该受到特殊照顾,即使是家庭最难的时候,他也扛过来了。他绝口不提自己当年抗美援朝的戎马岁月,把用鲜血换来的战功当成“不能说的秘密”,埋在心底近70年。战争太残酷了,徐汝深不愿过多讲述战场上的细节。他从朝鲜战场回家后,战场上的事他也不和别人说,甚至连子女也没听他讲过在战场上的真实情况。
寻找战友 情深意长
       “现在让我回朝鲜,我一眼就能找到营地,找到自己曾经种的树,一点都不会忘。”徐汝深激动地说。他有一个愿望:想去朝鲜,看看他曾经走过的地方、他亲手埋的老战友,以及以前挖的防空洞是否还在。徐汝深回忆说,经他手埋在山坡上的战友有不少。如今,他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看到士兵们在雪窝里冻死、看到战友牺牲,他都会流泪。目前,徐汝深能联系到的战友大都去世了,现在,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机会再见到他太康的战友徐福厚。
       徐福厚是13团2营的政治干事。1953年春天,徐汝深回到丹东,徐福厚去政治学院学习,徐福厚给了徐汝深一个枕头作为纪念。徐汝深回忆说:“我现在还想他,他政治觉悟高,我当时很喜欢和他聊天。”
       “国家把老兵照顾得挺好。”徐汝深感激地说。对于现在的生活,徐汝深感到很幸福。目前,老人还会完整地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现在,他享受军人补助,上个月领了1950元补助金,他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徐汝深经常教育儿孙,如果国家有需要,儿孙还要继续当兵,就像花木兰替父从军,他不能去战场还有儿子,儿子老了还有孙子,保家卫家,义不容辞。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1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